抢救羊水栓塞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30-0053-02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引起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也可发生于早孕大月份钳剖术时,其病情缓和,极少造成产妇死亡。所以观察病情应仔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是提高产科质量、保证产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临床资料
院自2009年1月至201 1年5月收治产时致羊水栓塞病人5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1例。年龄20~38岁,妊娠28~42周,分娩方式均为阴道分娩。第一产程6h40min至16h,活跃期30~-50nin,第二产程25min~3h第三产程15~30min,自然破膜2例,羊水色清2例,Ⅲ度污染1例。胎儿娩出后均使用宫缩剂,产后阴道流血约150-600ml。足月产3例,早产
1例,死胎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出血,平均出血达1400mL,最多达3500mL,以上病例除1例死亡外均抢救成功。
2原因及分析
胎膜早破、人工破膜、宫缩过强等。分娩过程中宫缩过强,宫腔内压力过大,羊水内容物(如毳毛、剥落上皮、胎脂、胎粪等)就有可能被压入裂伤的子宫颈内膜静脉或胎盘附着处开放的子宫血管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机械性阻塞及血管痉挛,造成严重的肺血管阻塞,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缺氧。临床表为呛咳,紫绀或苍白、胸闷、气急、出血等。另外羊水本身是很强的致敏原,可引起母体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产妇迅速死亡。
利凡诺的引产原理在于药物注入羊膜腔或宫颈内羊膜腔外后,除因增加液体容积机械性压迫胚胎,促使胎膜剥离外,药物本身还可引起子宫收缩,使收缩频率与幅度的增加。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敏感者可能出现强烈宫缩,加之产妇在产程中未迫切尽早结束分娩,过早用力,导致宫颈裂伤,宫腔压力过高而诱发本病。
3抢救及护理体会
在第一、第二产程中如产妇出现呛咳、呼吸急促、紫绀苍白等,首先考虑羊水栓塞的可能。所以护士应镇静灵活,动作迅速敏捷,切不可惊慌失措。如患者自然破膜后出现呼吸急促时,护士应撇开监测生命体征而首先给予大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毛细血管缺氧得到改善,且可防止肺水肿,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在给氧的同时及时呼救,争争夺秒投入抢救。患者抢救成功与否,护士密切配合至关重要,护士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抢救药物的药名、剂量、作用和用法:熟悉各种抢救器械的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并在抢救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记录,严格查对制度,抢救时根据病情按医嘱准确、迅速、及时地用药,执行口头医嘱,应重述一遍后再用,做到药物、浓度、剂量、用法、途径准确无误。
羊水栓塞往往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因此,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并接上三通管,至少建立三条静脉通路,确保快速输入药物及各种抢救药品,减少反复穿刺机会,减轻患者痛苦,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避免搬动病人
羊水栓塞病人血压下降、肢体厥冷,如处理不当易使二者形成恶性
抢救羊水栓塞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