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12)的阶段性成果。
王平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特征、本质、实现方式和目标等,一些反映社会主义特征、本质的重要概念也表达了深刻的价值思想。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思想;视角;概念;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2)05-0004-04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要求以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主义的前提、特征、本质、任务、目标等方面阐述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重视不够,一些研究者甚至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价值目标的差异和关系,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育缺乏统一指向,存在着一定的泛化。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提出的视角和基本范畴的研究,力图在本质规定性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阐述视角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同党内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以及同各国工人政党的领袖、党员和工人的通信中,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一)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为了同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很长时间没有使用“社会主义”而使用“共产主义”的概念。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各种社会主义流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才开始使用“社会主义”概念。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提出和看待社会主义价值的。他们考察了人类生产和交往的历史,考察了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开始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实际运动,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的历史,是生产力传承的历史,是从地域性的生产到世界历史性生产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和人本身力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联合的形式和必然的结果。其次,他们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直接的价值,即社会主义是作为解决现存社会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私人占有、经济危机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冲突的手段,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有计划的组织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得到克服,使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必然带来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即道德精神方面的深刻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道德精神问题得到解决,这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所在。这些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都有精辟论述。
(二)从社会主义特征、本质、任务、目标角度阐述社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