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新安县农业局
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精神,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强化农民工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在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主要成效
新安县是一个山区县,交通便利、矿藏资源丰富是我县的主要优势。近几年我们坚持“工业兴县、旅游开发、强县富民”的战略方针,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优势上项目,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新路子。,,。,。近几年平均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10万人左右,,人均65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近50%多,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和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努力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作为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效益增长的关键举措,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发展机制,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至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56102人次,技能性培训46773人次,引导性培训109329人
次,其中10028人次获得了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
1、营造了良好环境
洛阳市开展实施了“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新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农业、劳动人事、财政、教育、扶贫、宣传部、广电局、团委、妇联会等单位,共同负责实施农民工的培训,并在人劳局和农业局分别成立了转移和培训两个办公室,真正做到培训工作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抓,职责明确、分工明晰。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以政府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意见》,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以民办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劳务产业,筛选认证确定了荣华技校、市技工学校、县职业高中、新安五高、警运驾校、安运驾校、中通驾校、新通驾校等8所学校为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2、创新了培训机制
我们确定的各个职业技术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市场化职业技术教育机制,实行学校+企业+农民+政府的培训模式,摸索出一条定单培训、定点培训、定向培训、储备性培训、转岗培训、在岗强化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新路子,力争打造一批规模化、职业化、规范化、技能化和高素质化的农民工队伍。2005年县财政拿出100万元支持农民工培训,每个参训的农民工补贴400元,2006年财政拿出150万元支持农民工培训,每个参训的农民工补贴400元,
并对90%的受训农民推荐安排了工作,走上了务工经商的岗位,实现了从农民到城市产业工人的身份置换,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大力促进民间资本和农民工个人的投入,扩大招生、就业的规模,这包括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基地,细化有针对性的各个专业,培养特定的客户群等。
3、拓展了培训空间
在行业的拓展上,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
新安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9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