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向日葵病害.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向日葵病害
中文名称:向日葵菌核病
为害作物:向日葵
为害症状:
根腐型从苗期到收获都能发生。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有褐色病斑,水浸状,病斑很快扩展,腐烂,幼苗不能出土。病轻的虽能出土,但随着病斑扩大,扣环,幼苗萎蔫死亡。成株期发病时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渐扩大至根的其它部分和茎,病斑褐色,蔓延至茎部时可向上和向左右扩展,有同心轮纹,病斑可长达1米左右。以后病斑部分氏出白色茁丝,后形成黑色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茎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一般在茎中、上部发生病斑,椭圆形,褐色,后扩大,有同心轮纹,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病斑也可以扩大至扣环,片萎蔫枯死。病斑中央淡褐。
叶腐型病斑椭圆形,褐色,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很快蔓延至全叶,天气稍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脱落,形成穿孔。
花腐型在花盘背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可达全花盘,使组织变软腐烂,空气潮湿时可出现白色菌丝。菌丝可穿过花盘,蔓延于籽实之间,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都可形成黑色的大小不等的菌核。最后由于花盘组织腐烂落地,果实不能成熟,有的果实内外也存在菌核,籽仁褐色。
病原菌形态特征:由真菌寄生引起LJ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核可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无色,侧丝丝状无色。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发病特点:病苗以菌核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第二年春天,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侵染幼苗胚根引起根腐型菌核病,也可侵染成株期根部或根茎部井蔓延,-直到收获。病苗或病株的报或茎叶通过互相接触可蔓延侵染。在条件适合时菌核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不断形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茎、叶、花盘引起茎腐、叶腐和花腐,最后形成菌核越冬。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9月雨水多,雨日多,湿度大时病重;重茬、地势低洼也加重发病。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菌源广,传染渠道多(种子、土壤、气流都可传染),寄主的感病阶段每年都正值雨季,防治有很大困难。因而必需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1)轮作2~3年以上,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等。
(3)清除病株残余,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从无病花盘上留种,播前筛去夹杂的菌核净或50%多菌灵,%拌种。
(5)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6)适期晚播,将播期延至5月下旬,使开花期与雨季错开。
(7)花期喷药在开花期雨水多时应立即喷药,可用50%菌核净500倍液,50%速克灵或50%乙烯菌核利800-~1000倍液。盛花期后连喷2-3
次,间隔7天,效果显著。
常用药剂: 乙烯菌核利速克灵菌核净。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建立小麦、玉米为主的轮作制度。长期大面积单一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菌核病、黄萎病等上升为主要病害,葵螟成为主要虫害。这三种病虫害防治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轮作、调整播期、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采用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实行向日葵与小麦、玉米等套种,进行丈带轮作,从根本上防治菌核病、黄萎病。
一、播前种子处理
在精选种子的基础上,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防治菌核病、黄萎病。一般用可用50%菌核净,50%速克灵、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3-5%拌种,或用50%多菌灵500倍浸种4小时,%适乐时种衣剂处理,药与种子的比例为1:
50。黄萎病也可用50%%拌种。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防治
对向日葵菌核病采取“以净化田间菌源量为基础,以调节生态环境为主,以化学保护为辅”的防治策略。

(1)轮作。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能进行区域轮作的地区提倡麦葵间作,进行丈带轮作。
(2)选用短日期杂交种。可选用的向日葵杂交种有RH118、RH3148、H658、ZX6009、DK119等。
(3)适时晚播。短日期品种最佳播种时间在5月25日—5月30日。小麦套种晚播葵花,葵花在6月1日后播种。
(4)地膜覆盖、变等行为大小行种植。(80cm)、(40cm)、(40cm),亩留苗掌握在2770株左右;晚熟常规种大行3尺(100 cm),小行2尺(67cm),(40cm), 亩留苗掌握在2000株左右。
(5)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秋翻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带种肥磷二铵10公斤/亩;氯化钾或硫酸钾8公斤/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公斤/亩。忌偏施氮肥,忌施生肥。
(6)拔除田间病

向日葵病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10-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