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自由
高一六班刘瑜琳
前日,打开手机贴吧,便跳出一条推送“雾霾段子全集”。点开阅读一条条段子,好笑的同时不禁思考起来,我们的环境何时变得那么差了?我们还能自由地呼吸吗?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张图:
据悉,入冬以来,雾
霾天相比于常年同期,河
北南部、北京、天津、山
东、河南北部、安徽、江
苏、上海、浙江、广东、
广西东部等地偏多在1
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
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
天,山东北部、安
徽东北部、江苏大部、浙
江北部及广东南部偏多
超过8天。华北南部及江
苏中部、四川东部、重庆
西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
8~15天能见度不足
1000米,河北南部、山
东西北部、四川东部等地
部分地区有5~12天能
见度不足500米。与北方
地区相比,我们南方地区
的情况显然优于北方。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雾霾的危害,但是雾霾到
底是什么?今日早晨,白
雾弥漫,整个学校都显出
一片苍茫之感。就听得有
一同学抱怨道:“今天雾
霾好严重啊!”但是,这是雾霾吗?古时文言文中有将“异同”只取“异”之义,那么在这里我们是否错误地使用了这个用法?
让我们先明确一下。
雾是指大量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自然现象,多出现于秋冬季节,出现雾的时候空气中湿度很大,水汽充足。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到1000米以内。霾就是大家常说的灰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的集合体,他会让空气混浊,降低能见度,此时的湿度一般小于60%,比较干燥。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雾霾,形象的比喻一下,就是小孩子玩泥巴,把沙泥和水混在一起,又混又脏。两者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
(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只是它对人体的伤害最大,。这同样是错误的一个观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如下:
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二、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三、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四、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随手又看到人民日报发的一条微博: ““霾伏”,今夜再加重。比覆盖范围更可怕的,是雾霾已
呼吸的自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