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放弃平均,放弃标准.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放弃平均,放弃标准
托德?罗斯的《平均的终结》,并不是一本科普书。书里,罗斯使用了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引用了前人的学说,考察了历史,并不是为了“普及”一个什么旧思想,而是为了提出一个新思想――“人不是工业品”。
或许你觉得有点奇怪,人本来就不是工业品,这怎么是新思想呢?事实上,过去上百年间,工业化成功的一个秘诀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势,就是把人变成了工业品。所谓工业品,就是按照固定规格批量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文化特征就是,认为符合“标准”的就是好的、放心的,一旦不符合“标准”就非常担心。
被平均出的标准
在我儿子九个月大时,我和妻子带他去医院做例行体检。医生做了一些诸如会不会爬、会不会翻身的测试之后,看了看我填写的问卷,友好地告诉我们,你儿子的发育程度落后于平均水平。甚至还打算派遣一名义务的社会工作者,定期来家里给我儿子做训练。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很着急。人们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各种阶段性的里程碑。比如,一个孩子从最开始学会爬,到最后学会走路,中间要经历一个固定的过程。从出生到能走,专家们还制定了一个进度表,中间包括在不同时期要掌握的不同爬行动作。
这种心态就是工业品心态。在职场中,人们认为存在一个“标准的”升迁轨道――多少岁入职,多少岁升到公司中层,多少岁应该跳槽。如果一个人四十多岁了还在搞技术,没有获得管理职位,人们就会觉得他的职业生涯是失败的。
《平均的终结》用事实告诉你,所谓“标准”,其实只是一个人为的想象,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罗斯指出,婴幼儿成长进度表,其实是过去的人用统计值平均出来的结果。早在1998年,就有人实地跟踪观察了28个孩子,发现这28个孩子从爬行到走路的成长模式,一共有25种。
这25种模式各不相同,如果你强行算一个平均值,然后说这个平均出来的模式就是标准成长模式,你会发现,没有哪个孩子符合标准。
事实上,不但成长模式不能平均,连人的身材尺寸也不能平均。罗斯书中列举了历史上的几个研究,发现用众人数据平均出来的“平均人”毫无意义。

我在“得到”App有个专栏叫《万维钢?精英日课》,从去年开始连载解读了罗斯这本书。有一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曾经做过两年儿科医生。他当儿科医生时也相信成长进度表,还曾对发育“迟缓”的孩子家长,提过到更大的医院积极检查的建议。可是,他后来遇到好几个没有按时间表发育的孩子,结果都很健康。
人人都是工业品?
现代社会中,“平均”和“标准人”的思维,已经太过深入人心了。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身材是不是太胖?那你可以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一下自己的“身高体重指数”,也就是BMI。如果你的BMI在22到24之间,那你就拥有一个理想身材。反之,你就是太胖或太瘦……这个说法,其实并不科学,但它非常好用。BMI是十九世纪中叶的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莱的发明。当时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统计人口数据,凯特莱借鉴了天文学家对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做法,开始对“人”也取平均值。
从那时起,对于“平均人”就有了两派思想。一派以凯特莱为代表,认为“平均人”是最标准的人。偏离平均值则代表错误。如果你太高或者太矮,太胖或者太瘦,都说明你没长好。另一派以人类学家弗朗西斯
?高尔顿为代表,认为“平均人”就是“一般人”

放弃平均,放弃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