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位词“东”的考察研究
摘要:词汇是见证文化变迁的“活化石”。在《诗经》中方位词“东”多次出现。通过对它们的集中考察,笔者似乎隐隐感到距今几千年的先民们身上独特的文化脉搏在跳动着。
关键词:《诗经》;东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6-01
一、引言
方位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类。由于经常使用,竟然使我们产生了它们的词义趋向“虚化”或者“语法化”的假象。如果说,一种语言承载着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社团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那么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系统便是记录这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的“活化石”。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方位词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出现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诗经》中以方位词形式出现的“东”就有64处!)。通过对《诗经》中方位词的考察应该可以获得有关中华民族在其发端伊始就具有的文化细节。
二、“东”之语料
笔者以人工的方式,对《诗经?国风》的所有篇目进行考察,收集了出现“东”的篇目和相关诗句。如下:
三、“东”之释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字在《国风》的16首诗歌中一共出现了23次。根据“东”字所处的上下文,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字词,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对上述出现的“东”字的意义进行如下分类:
(一)东方
这里的东方是指,太阳、月亮、星辰升起时的方向。能够用此义项解释的包括:
1.?G彼小星,三五在东。(《诗经?召南?小星》)
,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
,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诗经?齐风?东方之日》)
,颠倒衣裳。东方未??,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二)东面
东面是相对于东方来说的,东方是天空中的东面,而东面是地面上的东方。这包括:
,匪车不东。(《诗经?邶风?旄丘》)
,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
。(《诗经?唐风?采苓》)
(三)东门
虽然“东门“之东有东面之一,可是在《诗经?国风》中,东门已然成为相当稳定地搭配,颇为典型。故以“东门”作为东的一个义项进行单独考察,下面的“东征”亦如此。包括:
?
《诗经.国风》中方位词“东”的考察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