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课件3 -2.ppt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的观点,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②合作探究,归纳概括文中所用的例子,体会作者的观点,并能在品味语言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态度。
岳阳市十五中学李佧佳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色彩鲜明,把江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色以及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绿字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春草绿时,引起思归之情,自然与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紧密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
绿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问题探究
为了表现咬文嚼字的精神实质,作者举了哪些实例?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文本分析)
要求:
①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边读边划出重要信息;
②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统一的结论。
实例
郭老改字
王若虚改字
韩愈改字
东坡写诗
套词滥调
道理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
文字增减,意味不同
用字不同,意境不同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套板反应,情趣全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郭:①“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
②“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
朱:①你是什么”也不一定是“单纯的叙述语”,含
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
②“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
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在赞美时不适宜。
你是没有骨气的人--你这没有骨气的人
启示:句式不同感情不同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返回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相当于等号;“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
“你这什么”大半表示深恶痛绝,赞美时不适宜;
“你是什么”—不带情感的判断。
“你这什么”—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强烈的感情。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李广射虎
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视之,石也。”表现发现错误,感到惊讶
“终不能复入石矣”表现失望而放弃
启示: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返回
辨析明确: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返回
自掩自推孤零一人独来独往自在无碍
剥啄有声惊宿鸟,打破岑寂添搅扰。
启示:用字不同,意境不同
咬文嚼字教学课件3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