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能动作用.ppt——意识的能动作用
辨证唯物论
河北衡水第五中学任淼
辩证的唯物论部分(12个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考纲要求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考回顾(选择题56道,非选择题12道)
(2005全国卷1)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回答28~29题。
,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
,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7全国卷1),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8全国卷1)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回答29~31题。
2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热点链接与高考预测
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精神
“神州”七号—航天精神
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奥运理念
全球金融危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土地政策
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名人名言寓言故事诗词歌赋漫画
本课框架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们的意识是
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方法论)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决定
反作用
能动作用
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变革社会要尊重社会客观性和规律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性可知性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内容
生理基础
形式
意识的能动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