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督教在江西的传播
基督教的创立,并非是由神的化身或某个英雄伟人的所为,
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
的叹息”,“基督教和任何伟大的革命运动一样,是群众创造
的”。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受着残酷压迫的奴隶们,在一次
次起义失败后,“普遍的意志消沉和精神颓废”。幻想救世主
(耶稣基督)来拯救他们出苦海,受苦越深,这种幻想越强烈,逐
渐形成信仰基督的社会团体。
基督教社团产生以后,就开始有了戒律和经典,并配备了专
职人员,由于信徒越来越多,信徒们向救世主捐献的款项和物品
也随之增加,于是社团内出现了有文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传教
的长老和主教。慢慢地基督教社团便变成宗教上层人物渔利的
工具,基督教义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本来是宣传拯救教徒脱离
苦海、伸张正义的耶稣基督,演变成了教导信徒忍受苦难的先
驱。从此“,忍让”“、顺从”“、爱那些恨你们的人,这样你就没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页。
敌人了”“、爱你们的敌人”等等,就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正因为如此,它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是麻醉人们的鸦片,遂
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国教。罗马帝国命令所有士兵全部受洗,
皈依基督教,同时还规定,凡被征服地区的当地居民,一律要信
奉基督教,必须接受洗礼,否则处死。在统治阶级的保护和支
持下,在战争的威胁和酷刑下,基督教得到很大的发展。也可以
说,基督教的发展,一开始就沾染了血腥味。
欧洲封建化的过程,就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基督教充当封建主侵略扩张的重要工具,享有封建国家许多特
权,成为欧洲中世纪的“国中之国”。马克思对此是这样概括
的:“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
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
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教阶制,最后,
它自己还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
整三分之一。”
公元世纪,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于东西罗马帝国,作为帝
国统治的御用工具的基督教,也随之一分为二,西欧仍称基督
教,东欧及俄国改称东方正统教(简称东正教)。到了世纪,
基督教出现第二次分裂,又产生了信仰耶和华一神的基督新教
(在中国通称耶稣教)和坚持信仰原基督教的圣父、圣母、圣子
三位一体的天主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派同出一宗,
却长期水火不相容,互为牴牾,甚至仇斗,充满了刀光剑影。
基督教在分裂之前,曾两次传入中国,一次在唐朝,一次在
元朝,后来都自行湮灭了。唐朝称基督教为景教,唐武宗对景教
的兴盛深表担忧,下令禁教,理由是:其信徒“不可胜数,皆待农
《马太福音》,第章。
《基督教会史》,伦敦年版,第卷,第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第页。
而食,待蚕而衣”,且“传此异俗”“,岂可以区区西方之教与我抗
衡哉?”当时勒令景教徒二千余人还俗,外来传教士或遭囚禁,
或被驱逐出境。基督教在中国第一次遭受打击。
元朝称基督教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意即
“福分人”“、奉福音之人”。元世祖在接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时,便命其携书罗马教皇,请求派遣道行高深的教士百人来
华传教,许以传教自由。从此“,东方基督教,日渐来华,重整旗
鼓”。基督教势力,随着元朝统治的不断扩展而遍布全国,但
基督教的影响仅限于君王与蒙古贵族之间,汉人对蒙古民族的
统治始终持反对态度,对元朝皇帝倡导的基督教也倍加反感,所
以元朝覆灭,基督教在中国也就失去传教之所,传教活动也就自
然沉寂了。
基督教虽然在唐元时期兴盛一时,却在江西都没有材料记
载。真正追溯基督教在江西的传教历史,确切地说,应该是
世纪末的事。
一、明朝基督教的传入
明朝中期,江西才开始有基督教传教的历史记载。最早来
江西传教的是意大利神父利玛窦、罗明坚。
年,利玛窦、罗明坚在澳门学习汉语后,来到广州。他
们仿照佛教僧人的生活方式,削发剃须,身着僧服,居住地称之
为“仙花寺”,匾额上刻着“西来净土”,俨然以“:西僧”面目出现
于中国人面前,以此获得在中国的居住权,可以接触到大多数中
《旧唐书武宗本纪》。
《马可波罗游记》。
国老百姓。这是传教的第一步。
久之,他们发现,和尚僧人在中国上层不受重视,而儒学不
仅是中国人的官方哲学,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向,是中国士
大夫安身立命之本。于是就改穿儒服,废除僧名采用中国姓名,
仿效中国人为自己取了字,利玛窦字西泰,罗明坚字复初。利玛
窦不无得意地这样描述儒服:“有点像他们
江西教案史 青少年教育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