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之我见.doc高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之我见
【摘要】素描教学是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艺术思潮,针对当下高校素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图更新观念,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改进素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素描教学;改革;观念更新
素描,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是其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在构图、造型、比例、透视、解剖等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创作打基础。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沿袭“苏派”的教学模式。应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训练模式对推动我国素描教学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然而,世界的艺术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画种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素描教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过去“苏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为多种风格并举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多元化的艺术样式取代了单一的写实风格,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素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抽象的、具象的、变形的、写实的、结构的、光影的等等。还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工具,如: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等等。
当下高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是素描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主要的作用就是解决学生的造型问题,一般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就上完了,主要课程设置有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头像、素描半身像、全身像、人体等课程。以具象写实的表现方式为主,遵循循序渐进的的课程设置原则来培养学生对造型的认识及表现能力。以“准确表达”来获得世俗阶层的认可,着力表现描绘对象的体积、质感。在解决学生在的基本技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少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培养。
所以在素描教学中需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敢于进行不同艺术表现样式的尝试,从而形成积极、互动的教学状态。因此,素描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当前艺术发展的需要。那么, 在高等美术素描的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应该是摆在每位教师的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最为迫切的是素描专业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观念,调整知识结构,重新认识素描艺术及其功能,以还其本来面目。以前有的素描教师往往偏重于技巧的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只给学生讲述结构、明暗、虚实、比例等这些早已烂熟了的东西,让学生临摹照搬对象,忽略文化素养的积累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绘画观念、语言形式不做过多研究,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思考。这种长期以来传统的重技巧轻理论的错误观念需要转变。教师应注重自我文化学养的提升,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调整知识结构,从而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二: 学生要向大师学习。每位大师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和特点,每位大师的作品在素描中涉及的研究范畴,技法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精神面貌和因此其作品也是他所在时代艺术特征的典范。(基础临摹课程的设置)临摹不是坏事情,临摹不是抄袭,要学习你所需要的技法、语言,活学活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向大师学习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通过临摹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比如都画人体,米开朗琪罗博大浑厚、刚健庄重,鲁本斯则生动准确,而凡高的素描却稚拙中见深刻。但是却风格迥异。当你对某位大师的作品爱不释手的时候,其实是
高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