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外旋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治
作者:刘毅,赵国庆,李国庆,彭理斌【摘要】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治。方法 2002年2月~2004年2月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病例,按lauge-hansen分型20例为旋后外旋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均为ⅲ°~ⅳ°损伤,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结果随访1~2年,,根据baird-jackson评分和以往评分:优24例,良8例,可6例,差0例,%。结论对踝关节的损伤机制以及骨折类型的掌握,在术中复位时带来便利,并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损伤是较常见的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常用的分型方法lauge-hansen。95%以上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可列入此分型中。对其分型机制的掌握,对诊断踝关节骨折,尤其在手术治疗中带来便利,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感染机会降低,预后疗效佳。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0~65岁,。致伤原因中下台阶扭伤、骑车滑倒为14例, 交通肇事20例,坠落伤、砸伤为4例。按lauge-hansen分型,20例为旋后外旋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余为其他。损伤程度均为ⅲ°~ⅳ°。
治疗方法原则上尽早手术治疗,如软组织肿胀明显,则首先消炎、消肿之后进行手术,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仰卧位,硬膜外麻醉,使用止血带。采用外踝后外侧切口和内踝小切口。固定顺序:外踝、后踝、
内踝,如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则固定顺序为:外踝、下胫腓关节、后踝、内踝。外踝胫骨用5~6孔1/3管状钢板或重建钢板,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25%用螺钉固定,胫腓联合分离,~,并向前倾斜25°~30°,自腓骨贯穿胫骨固定,恢复踝穴原来的宽度。手术过程中复位均以分型损伤机制逆行进行。经c型臂透视证明达解剖复位之后,安装内固定。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行功能石膏固定,确保韧带愈合,待6~8周后去石膏行功能锻炼及部分负重。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均获得1~2年随访,。疗效根据病史、体征、x线征象做4级评价[1,2]:优:无痛,无畸形,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片示骨折愈合,24例;良:劳累后踝关节轻度疼痛或不适,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0°~15°,x线片示骨折愈合无畸形,8例;可:时感踝关节无力,背伸跖曲受限16°~20°,x线片显示轻度畸形6例;差:踝关节负重即痛,需扶拐行,背伸跖曲受限30°,外观及x线明显畸形,本组无差病例。 3
旋后外旋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