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人耳听觉听阈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听觉听阈的测量方法;
(2)测定人耳的听阈曲线。
(3)了解人耳的痛阈曲线(必须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
【实验原理】
、响度级和等响曲线(包含听阈曲线和痛阈曲线):
能够在听觉器官引起声音感觉的波动称为声波。其频率范围通常为 20—20000Hz。描述声波能量的大小常用声强和声强级两个物理量。声强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用符号I来表示,其单位为W/m。而声强级是声强的
对数标度,它是根据人耳对声音强弱变化的分辨能力来定义的,用符号L来表示,其单位为分贝,L与I的关系为:
L=lgI(dB)=10?lgI(dB) I0I0
式(1)中规定Io =10 -12 W/cm ; 频率为1000Hz。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一般来说、它随着声强的增大而增加、但两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为还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声波在人耳中引起相等的响度时、它们的声强(或声强级)并不相等。在医学物理学中,用响度级这一物理量来描述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其单位为昉(Phon),它是选取频率为1000Hz的纯音为基
准声音,并规定它的响度级在数值上等于其声强级的数值(但是单位
不相同),然后将被测的某一频率声音与此基准声音比较,若该被测声音听起来与基准音的某一声强级一样响、则这基准音的响度级就是该声音的响度级。例如:频率为100Hz ,声强级为72dB
的声音,与1000Hz、声强级为60dB的基准声音等响,则频率为100Hz声强为72dB的声音,其响度级为 60昉;1000Hz、40dB的声音,其响度为40昉。
以频率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声强级为纵坐标,绘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与1000Hz的标准声音等响时的声强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得到的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引起听觉的声音,不仅在频率上有一定范围,而且在声强上也有一定范围。对于任意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频率(20Hz—20000Hz)来说,声强还必须达到某一数值才能
引起人耳听觉。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叫做听阈,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听阈不同,听阈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叫做听阈曲线。随着声强的增大,人耳感到声音的响度也提高了,当声强超过某一最大值时,声音在人耳中会引起痛觉,这个最大声强称为痛阈。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痛阈也不同,痛阈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叫做痛阈曲线。由图1可知,听
阈曲线即为响度级为0昉的等响曲线,痛阈曲线则为响度级为120昉的等响曲线。在
临床上常用听力计测定病人对各种频率声音的听阈值,与正常人的听阈进行比较,借以诊断病人的听力是否正常。
【实验仪器】
听觉听阈曲线测量实验仪,全频带头戴式耳机,半对数坐标纸等。
人耳听觉听阈测量实验仪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电路、频率计、数字声强指示表(dB表)等组成。
调节衰减旋钮(含粗调和微调)可改变功率、从耳机中得到不同分贝声音,衰减越多、声强级越小。用此仪器可测量人耳(左或右)对于不同频率、不同声强声音的听觉情况。本测量仪测得的声强(dB)指示是相对值,当测量者在1000Hz 时,调节声
强,使声强(dB)指示为 0(dB),然后调节校正旋钮,使自
实验三 人耳听觉听阈的测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