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的等级
国际标准SHARE 78 对容灾系统的定义有七个层次: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零数据丢失等。目前针对这七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容灾方案,所以,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重点区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自己对容灾系统的要求判断选择哪个层次的方案。
0级:无异地备份
0等级容灾方案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没有在异地备份数据,未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这种方式是成本最低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但不具备真正灾难恢复能力。
在这种容灾方案中,最常用的是备份管理软件加上磁带机,可以是手工加载磁带机或自动加载磁带机。它是所有容灾方案的基础,从个人用户到企业级用户都广泛采用了这种方案。其特点是用户投资较少,技术实现简单。缺点是一旦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将丢失全部的本地备份数据,业务无法恢复。
1级:实现异地备份
第1级容灾方案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本地磁带介质上,然后送往异地保存,但异地没有可用的备份中心、备份数据处理系统和备份网络通信系统,未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灾难发生后,使用新的主机,利用异地数据备份介质(磁带)将数据恢复起来。
这种方案成本较低,运用本地备份管理软件,可以在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后,恢复从异地运送过来的备份数据到本地,进行业务恢复。但难以管理,即很难知道什么数据在什么地方,恢复时间长短依赖于何时硬件平台能够被提供和准备好。以前被许多进行关键业务生产的大企业所广泛采用,作为异地容灾的手段。目前,这一等级方案在许多中小网站和中小企业用户中采用较多。对于要求快速进行业务恢复和海量数据恢复的用户,这种方案是不能够被接受的。
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第2级容灾方案是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存放到异地,制定有相应灾难恢复计划,具有热备份能力的站点灾难恢复。一旦发生灾难,利用热备份主机系统将数据恢复。它与第1级容灾方案的区别在于异地有一个热备份站点,该站点有主机系统,平时利用异地的备份管理软件将运送到异地的数据备份介质(磁带)上的数据备份到主机系统。当灾难发生时可以快速接管应用,
恢复生产。
由于有了热备中心,用户投资会增加,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增加。技术实现简单,利用异地的热备份系统,可以在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后,快速进行业务恢复。但这种容灾方案由于备份介质是采用交通运输方式送往异地,异地热备中心保存的数据是上一次备份的数据,可能会有几天甚至几周的数据丢失。这对于关键数据的容灾是不能容忍的。
3级:在线数据恢复
第3级容灾方案是通过网络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存放至异地,制定
有相应灾难恢复计划,有备份中心,并配备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及网络通信系统。该等级方案特点是用电子数据传输取代交通工具传输备份数据,从而提高了灾难恢复的速度。利用异地的备份管理软件将通过网络传送到异地的数据备份到主机系统。一旦灾难发生,需要的关键数据通过网络可迅速恢复,通过网络切换,关键应用恢复时间可降低到一天或小时级。这一等级方案由于备份站点要保持持续运行,对网络的要求较高,因此成本相应有所增加。
4级:定时数据备份
第4级容灾方案是在第3级容灾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备份管理软件自动通过通信网络将部分关键数据定时备份至异地,并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
容灾的等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