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损伤
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神经血管伤或骨关节损伤,也可发生闭合性撕裂伤。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如指浅屈肌腱断裂相应指近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
目录
1、指浅屈肌腱断裂相应指近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
2、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
3、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
编辑本段
治疗措施(一)深肌腱抵止区(Ⅰ区) 从中节指骨中份至深腱抵止点。该区只有指深屈
肌腱,断裂后应争取早期修复,直接缝合断端。若在抵止点1cm以内断裂,可将腱端前移,即切断远断段,将近端重新附着于止点处。
(二)腱鞘区(Ⅱ区) 从腱鞘开始至指浅屈肌的附着处(即中节指骨中份),在此段深、浅屈肌腱被限制在狭小的腱鞘内,伤后很易粘连,处
理困难,效果较差,故又称为“无人区”。目前一般主张,如系指浅
屈肌
腱牵拉断裂可不吻合,以免粘连,深肌腱浅肌腱同时断裂,仅吻合深肌腱,同时切除浅肌腱,保留腱鞘及滑车。亦有主张同时修复深浅屈肌腱。
(三)手掌区(Ⅲ区) 脱横韧带远侧至肌腱进入腱鞘之前的区域。手掌内深肌腱的桡侧有蚓状肌附着,断裂后限制近端肌腱回缩。在蚓状肌区
深浅肌腱同时断裂,可以同时吻合,用蚓状肌包裹深肌腱,防止与浅肌腱
粘连。蚓状肌至腱鞘段,仅吻合深腱,切除浅腱。
(四)腕管区(Ⅳ区) 九条肌腱及正中神经挤在腕管内,空间较小,正中神经浅在,常与肌腱同时损伤。处理时应切开腕横韧带,仅缝合深肌
腱及拇长屈肌腱,切除浅肌腱,以增大空隙。吻合口应不在同一平面。必须同时吻合正中神经。
(五)前臂区(Ⅴ区) 从肌腱起始至腕管近端,即前臂下1/3处。此区屈肌腱,有腱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保护,粘连机会少。屈肌腱在此区损伤,应全部作Ⅰ期缝合,效果常较好。但在多条屈指深浅肌腱断裂时,要避免吻合口在同一平面,以减少粘连。
拇长屈肌腱断裂,亦应争取Ⅰ期修复。在掌指关节平面,肌腱被夹在两块籽骨之间,易造成粘连。该平面的断裂,不直接缝合肌腱,而是切除远断端,在腕上腱一腹交界处作肌腱延长,将远断端前移,重新附着于止点处,亦可行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代拇长屈肌腱。止点
1厘米以内断裂,通常采用肌腱前移法,但不延长肌腱。本病的早期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制定一个最佳手术方案依赖术前、术中的仔细检查,它关系到手术成败与效果。如确认损伤与手术相距时间,肌腱断裂区域,断裂数目,创口污染程度,是否有不稳定骨折周围组织损伤程度等。然后才能明确肌腱早期处理与否及治疗方法。通常12 小时以内的伤口,污染程度较小,创口较整齐,肌腱缺损较小均应争取早期缝合,一期闭合伤口。而骨骼的正常结构与稳定性及创面覆盖更是肌腱早期修复的先决条件。
:早期彻底的清创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关键。其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污染及异物,使污染伤口变清洁伤口,同时也能进一步帮助了解肌腱及腱周组织损伤情况,便于下一步处理。清创以减轻创伤后炎症反应,避免大量渗出血浆液聚集创口,造成术后肌腱
屈肌腱损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