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
张謇
张謇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1853~1926)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
学科网
张謇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生港轮船公司,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淮等小学、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法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聋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主要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成因
洋务运动到清末
“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民族工业萌芽
洋务运动的促进作用
“黄金时代”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抵制日货运动
萎缩不振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一战”期间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