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是由【小果冻】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绪论
名词:
稳态: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在不断变化中到达相对平衡状态,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产生的激素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填空: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来实现的,其调节特点有缓慢、和。
广泛持久
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其调节特点是迅速、。
反射精确而短暂
单项选择:
1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B
A反响B反射C正反响调节
2以下生理活动过程中,属于负反响调节的是:C
A血液凝固B分娩过程C减压反射
3以下实验中属于急性离体实验方法的是:A
A利用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刺激频率与收缩形式的关系
B观察吸入气中CO2增加时呼吸运动的变化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尿量变化
判断:
1广义的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等。

2解剖学的历史比拟古老,但作为一门科学,其历史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

3组织学的开展较晚,其历史开始于19世纪末。

第一章
名词:
1Na+-K+泵:又称Na+-K+-ATP酶,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ATP酶的活性。它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2阈电位:引起细胞膜去极化到达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和Na+快速内流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3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的膜的特化结构。形状凹凸相连,呈阶梯状,它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导。
填空:
1有髓神经纤维是由和及神经膜组成
神经元的突起包裹其周围的髓鞘
2有髓神经纤维是由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及组成。
神经元的突起神经膜
3树突外表的许多棘状小突起称,轴突末梢称为。
树突棘轴突终末
2
4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着色较浅又称轴丘,其内不含。
轴突尼氏体
5神经元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着色较浅又称,其内不含。
轴丘尼氏体
6神经纤维是由和包裹其外表的所组成的。
神经元的长突起施万细胞
7神经纤维根据有无可分为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髓鞘有髓神经纤维
8神经元的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及传导神经冲动
9神经元胞质内的特殊成分主要有尼氏体和,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神经原纤维尼氏体
10一般把构成人体的组织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四种。
肌组织神经组织
11一般把构成人体的组织归纳为上皮组织、、肌组织和四种。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2一般把构成人体的组织归纳为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
结缔组织肌组织
13神经细胞的胞突可分为轴突和两种,其中,可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并将冲动传至胞体。
树突树突
14根据分泌物排出和运输方式不同,腺体可分为和。
内分泌腺外分泌腺
15汗腺属于,肾上腺属于。
外分泌腺内分泌腺
16结缔组织是由和大量的组成。
细胞细胞间质
17腺上皮是由组成,而腺主要是由组成。
腺细胞腺上皮
18分布在甲状腺滤泡的上皮是;胃、肠黏膜上皮是。
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19分布在甲状腺滤泡的上皮是;眼睑结膜穹隆部、男性尿道海绵体部的上皮是。
单层立方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20因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常把肌细胞称为,把肌细胞的细胞膜称为。
肌纤维肌膜
21因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常把肌细胞称为,把肌细胞的胞质称为。
肌纤维肌质
22根据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把肌组织分为、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心肌
23根据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把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和三种。
3
心肌平滑肌
24根据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把肌组织分为、心肌和三种。
骨骼肌平滑肌
25人和哺乳动物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部位。横小管与其两侧的合称三连体。
明带和暗带交界终池
26包裹在每条骨骼肌纤维周围的薄层结缔组织称为,包绕在肌束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
肌内膜肌束膜
27包裹在每条骨骼肌纤维周围的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而包绕在每块肌外外表的结缔组织称为。
肌内膜肌外膜
28神经组织是由和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29神经细胞是构成的形态和功能单位,又称为。
神经系统神经元
1被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其物质扩散的方向及动力主要依赖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
不耗能电位差
2被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其物质扩散的方向及动力主要依赖于膜两侧该物质的和电位差。
不耗能浓度差
3被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不耗能,其物质扩散的方向及动力主要依赖于膜两侧该物质的和。
浓度差电位差
4当细胞膜受刺激使膜的去极化到达了水平时,被激活。
阈电位Na+通道
5当细胞膜受刺激使膜的去极化到达了水平时,使膜对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阈电位Na+
6在有效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条件下,能引起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大于该强度刺激称为,小于该强度刺激称为。
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7组织和细胞受到刺激后的反响形式有和两种。
兴奋抑制
8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刺激的三要素是:刺激强度、、。
有效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9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刺激的三要素是:、有效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强度—时间变化率
10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是由于引起,而下降支是引起。
Na+内流K+外流
4
11可兴奋细胞的兴奋能力称为,兴奋的共同特点是发生。
兴奋性动作电位
12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外表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而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外表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
内皮间皮
13分布在心、和淋巴管内外表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内皮,而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外表的单层扁平上皮又称为。
血管间皮
14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肌原纤维显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又称,暗带又称。
I带A带
15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肌原纤维显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中间有线,暗带中间发亮区为带。
ZH
16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根本结构单位,是由组成。
肌节1/2I带+A带+1/2I带
17心肌纤维间借相互连接。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水平。
闰盘Z线
单项选择:
1以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C
A小肠对葡萄糖吸收B小肠对氨基酸吸收C动作电位去极相Na+的内流
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
A依赖细胞膜“泵〞活动B顺浓度差扩散C顺电位差扩散
3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释放是属于:C
A易化扩散B胞饮C胞吐
4反映组织细胞兴奋性最常用指标是:A
A阈值B基强度C时值
5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标志是:C
A静息电位B局部电位C动作电位
6骨骼肌细胞膜横管系统的功能是:A
A将兴奋传向细胞深部BCa2+库作用C营养物质出入肌细胞的通路
7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的结构是:B
A尼氏体B神经元的细胞膜C细胞核
8静息电位接近于膜内外何种离子平衡电位:B
ANa+BK+CCl-
9骨骼肌收缩的原理是:A
A细肌丝向粗肌丝内滑行B粗肌丝本身缩短C细肌丝本身缩短
10一般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的:C
A12倍B18倍C30倍
11以合成蛋白质功能为主的结构是:A
A尼氏体B细胞核C神经元纤维
12使钠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是:A
5
A阈电位B锋电位C后电位
13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C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胞吐
14肌肉所产生张力到达最大,但不发生缩短属于:C
A等张收缩B单收缩C等长收缩
15给骨骼肌单刺激所引起的肌收缩属于:B
A等张收缩B单收缩C等长收缩
16以下物质转运属于载体中介易化扩散的是:C
ANa+B脂肪酸C葡萄糖
17以下属于单纯扩散的物质是:C
AK+B葡萄糖CCO2
18以下结构中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的是:C
A心和血管B血管和肾小囊C胸膜和腹膜
19对神经组织的正确描述是:C
A神经胶质内含有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
B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组成
C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
20对神经元的错误描述是:C
A分胞体和和突起两局部B突起分树突和轴突C树突内无尼氏体
21对神经元的正确描述是:B
A胞体内含有尼氏体而无神经原纤维
B树突外表常有许多棘状的小突起称树突棘
C神经原纤维有合成蛋白质功能
22轴突和树突的主要区别是:C
A轴突短分支多而树突长分支少
B神经元的轴突内含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C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将冲动传离胞体
1B
细胞接受刺激那么发生相应改变,称此现象为:
A反射B反响C兴奋
2A
骨骼肌细胞膜安静时对哪种离子通透性高:
AK+BNa+CH+
3C
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兴奋性最高的是:
A相对不应期B低常期C超常期
4B
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
A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
5A
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胞浆内Ca2+浓度B横桥的运动C肌钙蛋白的状态
6C
6
引起一束神经纤维全部兴奋的最小刺激是:
A阈上刺激B阈下刺激C最大刺激
7C
肌丝滑行的根本过程不包括:
A横桥扭动BATP酶被激活C兴奋向肌纤维深部扩布
8B
某组织细胞兴奋所需刺激强度越小说明:
A兴奋性低B兴奋性高C无兴奋性
9C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A幅值变大B频率变小C不发生叠加和总和
10C
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电位幅度上下与刺激强度有关B有总合现象C具有“全或无〞性质
11B
动作电位发生时膜外Na+快速向膜内扩散,其方式是:
A单纯扩散B通道介导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12A
葡萄糖在小肠内被主动吸收入血过程属于:
A主动转运B胞吐C单纯扩散
13B
动作电位结束后膜内外Na+、K+浓度恢复到静息电位时分布的状态,其离子转运方式是通过:
A通道介导易化扩散BNa+—K+泵活动C协同转运
14B
刺激时间足够长条件下,能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时值B基强度C利用时
15A
物质通过细胞膜单纯扩散的速度取决于:
A脂溶性大小B通道开放数目C载体数量多少
16A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时的离子运动有:
ANa+内流BK+内流CCl-内流
17A
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绝对不应期的特点有:
A兴奋性等于零B阈电位上移C兴奋性较正常时增高
18B
静息电位形成的原理是:
A膜内Na+高于膜外B膜内K+高于膜外C膜在安静时对Na+有一定通透性
19C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是:
A锥体形细胞有纤毛B柱状细胞无纤毛C上皮细胞基底面都附于基膜上
20C
7
有关复层扁平上皮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仅表层的细胞为扁平状 B位于中间层的细胞为多角形C表层的细胞都角化形成角化层
21C
神经元胞质内特有的细胞器是:
A尼氏体和线粒体B神经原纤维和滑面内质网C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判断:
1对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错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仅存在于内外表。
3错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发生叠加或总和。
4错
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幅度增加。
5错
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不管是去极相的Na+内流,还是复极相的K+外流,离子的跨膜移动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需耗能。
第二章
名词:
1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特殊的蛋白质结构,作为信号传递的载体,能与化学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
2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结共同围成。人类的胸廓与其直立姿势是相适应的,前后直径略短,左右直径略长。
3骨: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内有骨髓腔,骨髓腔内含骨髓。骨的表层一般为密质骨,骨的深部一般为松质骨。
4骨骼:骨和骨连结构成的人体支架,称骨骼。具有支持体形、保护内部器官和供肌肉附着以及作为运动杠杆等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无造血功能。成人的红骨髓主要存在于扁骨、不规那么骨和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内。
6骨组织:结缔组织的一种,有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其特点是有大量的细胞间质,并使骨组织成为一种坚硬而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7密质骨:密质骨位于骨的表层,密质骨的骨板排列十分规律,并且所有的骨板均紧密结合,仅在一些部位留下血管、神经和组织液的通道。
8松质骨:位于骨的深部,由许多骨小梁构成。骨小梁呈针状或不规那么的片层状,交错形成多孔的立体网格样的松质骨。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骨所承受力的方向一致。
9足弓:足骨借骨连结构成向上突隆的弓形,为足弓。足弓增加了站立的稳定性,缓冲行走与跳跃时对身体和脑所产生的震荡。
填空:
1深筋膜疏松结缔
筋膜可分为浅筋膜和,前者由组织构成,后者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2纤维环髓核
椎间盘是相邻两椎体间的纤维软骨板,其周围为,中央的胶状物称。
8
3骶骨尾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
4椎体椎弓
每块椎骨包括前方的和前方的两局部。
5椎骨尾骨
躯干骨包括、骶骨、肋骨和胸骨。
6纵弓横弓
足弓可分为前前方向的和内外方向的。
7股骨髌骨
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和、小腿骨和足骨。
8肱骨前臂骨
自由上肢骨包括、和手骨。
9髋骨股骨
下肢带骨即,自由下肢骨包括和髌骨、小腿骨和足骨。
10腹直肌腹内斜肌
构成腹壁的肌有、腹外斜肌、腹横肌和。
11锁骨肩胛骨
上肢带骨包括、。
1251
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成人脊柱一有块腰椎,块骶骨。
1311
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成人脊柱一有块骶骨,块尾骨。
14712
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中轴,成人脊柱一有块颈椎,块胸椎。
152/3胶原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骨中的纤维,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骨盐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16胶原骨盐
骨中的纤维,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171/3骨盐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2/3。骨中的胶原纤维,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181/32/3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
19骨干骺
长骨多呈管状,可明显的分为中部的和两端膨大的。
20长骨多呈管状,可明显的分为中部的和两端膨大的骺,其中部内的空腔称。
骨干髓腔
21骨骼肌骨连结
运动系统由骨、、和三局部组成。
22骨支持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连结三局部组成,对人体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23长骨短骨
9
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根据形状,一般可分为、、扁骨和不规那么骨四种。
24206长骨
成人全身共有块骨,根据形状,一般可分为、短骨、扁骨和不规那么骨四种。
1颅前窝颅中窝
颅底内面,由前向后,可依次分为、、和颅后窝三局部。
2起点止点
肌收缩时引起关节运动,在运动中比拟固定的一端称,活动较大的一端称。
3骨膜骨质
骨是一个器官,由、、骨髓以及神经、血管等组成。
4腹直肌腹横肌
构成腹壁的肌有、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512胸骨
胸廓由块胸椎,12对肋和1块及其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成。
6238
颅位于脊柱的上方,由块颅骨组成,其中脑颅骨块,面颅骨15块。
7胸曲骶曲
在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和凸向前方。
8颈曲腰曲
在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和凸向前方。
9颈曲胸曲
脊柱从侧面观察呈“S〞形,有、、骶曲和腰曲四个生理弯曲。
10颈曲骶曲
脊柱从侧面观察呈“S〞形,有、胸曲、和腰曲四个生理弯曲。
11棘突横突
椎弓有7个突起,前方有一个,两侧各有一个,上下各有一对上、下关节突。
12关节面关节囊
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和关节腔。
13筋膜滑膜囊
肌的辅助装置包括、和腱鞘,其具有保护肌辅助肌工作的功能。
14纤维连结滑膜关节
人体骨连结的构造和功能各不相同,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15骨密质骨松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成分,可分为和两种。
单项选择:
1B
对于骨骼肌的形态构造的错误认识是:
A骨骼肌分肌腹和腱两局部B四肢骨骼肌多为短肌C每条肌纤维外包有肌内膜
2A
对骨膜的错误认识是:
10
A血管、神经不丰富
B骨外科手术时,应注意保护骨膜
C对骨的再生、营养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3C
胸骨角是哪两个局部的连接处:
A胸骨与剑突B胸骨体与剑突C胸骨柄与胸骨体
4A
脊柱弯曲是:
A颈曲前凸,胸曲后凸
B腰曲前凸,骶曲前凸
C颈曲后凸,胸曲前凸
5B
关节的根本结构包括:
A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唇
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关节面、关节囊、关节盘
6C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A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同侧
B使颈向对侧屈,脸转向对侧
C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
7B
膈:
A收缩时,膈穹上升,助吸气
B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
C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呼气
8A
在胚胎时即已形成的是:
A胸曲和骶曲B颈曲C腰曲
9B
生后3个月,随婴儿学坐和抬头出现了:
A胸曲和骶曲B颈曲C腰曲
10C
生后1岁半左右,当婴儿学站立和走路时那么产生了:
A胸曲和骶曲B颈曲C腰曲
判断:
1错
与其他椎骨相比拟,颈椎的主要特点是:椎体小、横突上有横突孔,除环椎外其他颈椎棘突的末端都有分叉的结构。
2错
关节是骨连结,骨连接是关节。
3对
脊柱的上端承托脑颅,胸段借助与胸骨连结构成胸廓,骶、尾段与髋骨共同围成骨盆。
第三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果冻
  • 文件大小111 KB
  • 时间2023-03-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