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摘要:广东古村落是广东的文化名片,保护古村落要围绕三大价值,以广东名村落花都塱头村为例展开论述当前古村落保护难点,思考古村落保护原则与保护方法,建议提倡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行动。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原则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东古村落大都建于明清时期,保存较完整,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风格。古村落反映了中国人历史上重读书、求功名、讲风雅的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应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就是广州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其中一个,它还是首批“广东古村落”之一。广东省古村落是指在广东省的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塱头村位于花都炭步镇西南面二公里,。村民多姓黄,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迁至此立村。该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塱头村古建筑群是目前花都最大的古民居群,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
“深潭”的小河涌相隔。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210米,塱西社左右阔约170米。

该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古建筑保存较好,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村前有水塘,水池边种大榕树。该村落保存较完整,建筑与环境整体保留原有风貌,对研究古村落留下宝贵的实体资料。塱头村东侧有一座花岗石双孔拱桥,横跨鲤鱼涌,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黄皋被放归故里时为方便村人所建,距今400多年。,面宽4米,。桥西侧嵌一石匾,刻“青云”两字,字大盈尺,据传为黄皋手书。桥面已于1958年改作渡槽,原貌已变,桥身基础尚完整。

塱头村布局体现了岭南地区乡村特色,塱头村内的古建筑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最为有特色。位于塱头村朗西的友兰公祠于2009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据旧县志载:黄皋,字时雍,号栎坡,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为官清正廉明,反被诬告,黄皋径挂印回乡。翌年,朝廷知其廉洁无私,提拔他为云南左参议,派人携圣旨来塱头村,黄皋接旨上任。据传接旨亭是为纪念此事而建。该祠堂建于明,清代有重修。三间两进。该祠堂保留的较完整。头门的封檐板雕刻非常精致,书法图画集于一板。头门梁架斗拱雕刻精美。(如图1,图2)

图1友兰公祠图2接旨亭
天井有接旨亭(拜亭),相传为乡贤黄嗥、黄学裘父子为迎接圣旨而建,故名“接旨亭”。屋顶歇山式,平面大致方形,长阔为4×,花岗岩柱,四角斗拱飞檐。亭额悬有“芳徽克绍”牌匾。
在塱头村中社,有一所“谷诒书室”,为黄谷诒1826年所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进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雕刻灰塑多而精美,已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炭步镇塱头村自2007年被花都区评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