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
摘要:以江西省遂川县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首次对近10年遂川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面动态的评估。结果表明,近10年来遂川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2006年和2010年总价值分别为6171亿元、13292亿元和19628亿元,其中水源涵养效益最大,累积营养物质效益最小。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遂川;动态评估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2-0077-04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它不仅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医药以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的多样性,净化空气和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2]。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森林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生态过程,是自然界最丰富和稳定的有机碳贮库、基因库、资源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现有的公益林面积约为937682万公顷,蓄积为842635万立方米。其中,公益林面积占我国林地总量的5170%,公益林蓄积占我国林地蓄积的6306%。由数据观察可知,研究公益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对森林保护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从目前现有的国外参考文献来看,1970年代初期,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概念得以提出[4],并由Holdren和Ehrlich等人扩展后[5,6],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并被广泛使用。1997年,Constanza等人首次系统地设计了“生态服务指标体系”(ESI),测算了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7,8]。他们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为1:118。该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提供了较高的科学价值[9]。在2001~2005年实施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计划,引领了21世纪生态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10]。随后日本、英国科学家高度关注了生态系统服务的议题[11],更加说明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此,如何全面具体、科学有效地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我国生态林业建设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早期国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主要包含了对生态系统服务涵义、分类以及评估方法的探讨。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价值评估进行研究,如欧阳志云评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生态经济价值[12],陈仲新依据Constanza的分类核算了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研究角度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与草地、湿地,农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近期也开始逐渐得到关注。谢高地
[14]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制定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当量因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通过GIS等空间分析手段获取评价对象的地理特征也成为了评估方法之一。2006年国家林业局开始着手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标准的制订,目前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以下简称《规范》)[15],其中的价格参数采用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数据,该项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基于《规范》,我国政府已经结合森林生态站观测数据及我国第五、第六、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这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估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客观反映森林的多功能效益、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完善绿色GDP核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而言,近10年来中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客观地分析我相比仍有差距。国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动态研究显著不足。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效益比重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目标,以国内首批林改试点的江西省遂川县为研究样本县,基于江西省遂川县近10年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当地统计年鉴,旨在通过对遂川县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比较与评估,系统评价遂川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江西遂川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