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2
救护车市场调研报告
一、救护车的市场现状
救护车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抢教重危病人,开展卫生防疫作的专用汽车和急救设施。近几年,随着的不断提高对救护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护车市场的良性效应将会更加突出。据卫生部门反映,自建国以来到1980年救护车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据调查,全国生产救护车共有十六个厂,年产能力在3000的辆左右,其中属卫生部定点生产厂有七个厂,年产能力为1750辆左右。就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论在数量上、品种上、性能上都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
二、救护车应用种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30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我国的急救服务事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我国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注意引进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如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业已完成研制任务。一些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急救中心、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站等大型医疗服务部门近年来相继引进了一些急救车辆,其中以欧洲生产的救护车数量最多,这些装备显著提高了我国急救车装备的技术结构与品种数量。
( 1 ) 按车型分类:可以分为非越野型和越野型两种
非越野型:两轮驱动,主要供城市值班部队、公路行驶保障、平时训练、演习中使用,内部设备齐全,配套性强,急救能力强,车速高。
越野型:四轮驱动,主要供周边地区、急造公路行驶和战役值班部队使用,内部设备根据车吨位可简可繁,要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
上述二种车型可有大、中、小3种吨位;越野型可有装甲型和非装甲型2 种
非越野型越野型
( 2 ) 按任务分类:可以分为急救型、应急型和流动型3种。
急救型:主要任务是供师以上卫勤机构救治和后送需紧急救治的伤员,车内配置1 -2名医助及以及以下卫生设施:医疗柜( 包括供水和排水设施)、高度可调的救治床、担架、急救毯、真空褥垫、可折叠式医助座椅、氧气设备、通气设备、吸引器、喉镜、急救箱、ECG监护没备、除颤器、输液器、夹板、敷料、便盆、尿壶、通讯设施及必需的急救药材。
应急型:主要任务是供团级以上卫勤机构现场救治应急伤员,采用小型汽车,无后送任务,需要时将医生和必要的急救装备一同运往伤员所在地,对伤员进现场急救,车内至少配置如下几种装备:医用急救箱、ECG监护仪、除颤器、通讯设备。
流功型:主要任务是供后方勤单位接收和救治后方地域遭敌打击或其它散在的紧急救治伤员,“流动式急诊车”车内配一名医生或l-2名医助,车内至少配置以下设施:急救箱、ECG监护设备、除颤仪,通讯设备。根据车型大小还可配置担架、急救床,及其它必需药材和抗休克器材。
转运行急救型
三、救护车配置情况
我国部分城市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救护车配置情况如表1 所示
负压救护型
表 1 说明德国配置最高,在德国急救调度中心不但可以调度管辖的急救站,还可以调度空中部队、海上救护艇以及其他地区的急救力量实行地面、空中、水中以及高山等立体救护。该国急救门诊设备更为齐全,保证伤病员能够在“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正如国际医学界普遍的看法,美国的手术成功率最高,日本的医疗器械最好,而德堪称一流。
四、我国救护车产业发展和技术现状
1、救护车厂家品牌种类型号
目前我国救护车生产改装厂家共有近30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占领市场优势的不足10家,市场曾存在的救护车品牌约30个左右,型号达144个,专用车品牌共33个,品牌型号135个,其中仅金龙品牌厢式医用车就有44个型号采血车1项就开发了26个型号。众多的品牌为我国的救护车市场奠定了基础。
品牌案例
福特中国路虎中国金龙中国现代中国
2、救护车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对救护车使用的基本要求是反应快速、安全可靠、救护及时,并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救护车以快速、安全、可靠地将伤病员运达医院为目的,它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都是为这一目而服务。
1)、提高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为了提高安全性,采用动力转向装置和数字自动化操纵系统,如数字化的总线组合仪表盘设计。为提高驾驶员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加装弹射式座椅。车辆及担架、座椅的隔振技术采用主动及半主动隔振系统。
数字化表盘弹射式座椅
2)保证及时性、有效性而采取的医疗技术。为解决远程会诊问题采用信息化的卫星追踪系统。采GPS 手机导航的方式来派遣救护车,并开放不同权限,以使卫生部监控中心、医院监控中心和医疗救护车调度指挥中心都能看到救护车辆行驶的实时动态情况、看到救护车内现场的视频和听到救护车内现场的声音,并可与救护车内医生进行语音对讲。
3)、提高适应性所需防护,人机工程,担架台的二次隔振,英国已开始研制将伤病裹围起来的可塑变担架
救护车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