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与教育
一、什么是传播
二、教育传播
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
一、什么是传播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动物传播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
。(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
。(萤火虫求偶)
。(蝙蝠)
。(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
。(鸟语)
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45个图形符号(约公元前3500年)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丽江古城的“德克士炸鸡”招牌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人类独有的传播形式:
语言、文字,音乐、摄影、美术、戏剧、电影、电视、舞蹈——人的全部行为
?
传播是人类的日常行为;
传播是易于习得的交流工具;
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年龄。
传播与个体、群体、社会的关系?
3. 对传播的不同描述
municare
使共同、共用、共享
英 munication
通讯、传达、联系、传播、沟通、传染等
中文:传播、传通、传意
4. 传播的定义
一般认为传播是指至少有两方通过信息交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府,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副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特点: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传播者发出刺激为开头,以受传者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
基本条件: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通道。
目的:分享信息,互相影响,相互学习,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
传播媒介的进化
1)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
5.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体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1948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模型,简明地表达了传播过程中要素(五W:传者、内容、渠道、受传者、效果)及其功能,以及信息传播是如何进行的。根据其要素的功能(作用)来研究如何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2)贝罗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
这是用以阐明思想传播系统结构的一个静态模式。贝罗模式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它还指明了影响各个要素传播功能的条件。
在影响传、受双方本身传播功能的条件,包括:
传播技术(语言的清晰度与说话技巧、文字描写技巧、思维缜密性、手势与表情自然逼真等) 态度(自信心、爱好、双方的了解程度等)
知识(传者与受者对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社会系统(传者与受者的社会地位等)
文化(传者与受者的文化背景等)。
在“影响信息传播功能的条件因素中:
内容是指传者为达到目的而选取的材料,它包括信息成分与结构;
符号是指内容的表现行使,包括语言、文字、图象与音乐等;
处理是指传者对选择并安排符号所做出的决定;
通道是指传播信息的各种方式,如口耳相传方式,书写与阅读方式等。
二、教育传播
传播过程:
教育过程:
学
教师
教
教育内容
反馈信息
学生
传播者
传
信息
反馈信息
受传者
受
1. 教育与传播
从传播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来看,任何一种人类传播形式都具有教育作用。
离开了传播过程,教育就不能实现。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传播过程。教育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2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共同经验原理
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共同经验模型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抽象层次原理
教育传播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