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工班 曹培.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项目编号
宿州学院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项目名称利用RFID实现煤矿下工作人员
定位及管理系统
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负责人曹培
申报日期
项目名称
利用RFID技术实现煤矿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实施时间
起始时间:2013年5月完成时间:2015年5月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
年级
所在
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负责人
曹培
1 2级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
1220653803@
成员
丁伟
1 1级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94717963@
马晴
1 2级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
1660136531@
吴妮妮
1 2级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
1776498623@
吴刚
12级
信息工程学院
计科专升本
吴贞利
1 2级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
1363721033@
指导教师
姓名
辛政华
研究方向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年龄
31
职称/学位
讲师/硕士
主要成果
辛政华老师,曾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三项、已成功结果;
指导一项国家创业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表一类文章6篇、三类文章2篇、四类文章2篇。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各大煤矿高瓦斯矿井数量不断增加,频频发生各种的大大小小煤矿事故,时刻警示着人们安全措施需要更加地完善,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通过对已经发生的煤矿特大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后期开展救援工作时存在几个问题:①地面与井底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②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工作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③一旦发生事故,抢救工作效率低,成绩不理想;针对如何解决准确、实时、及时快地掌控人员的工作动向,及安全监测,保证抢险;安全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的这一实质性问题。煤矿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实施运行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该系统的设计实现煤矿井下工作人员进出矿井的身份识别(人员进出限制)和实时监控(考勤作业及一旦发生塌陷可以及时明了井下受困人员数量级位置坐标);
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项目研究内容:
在井下出入口、坑道、工作区及交叉道口等重要位置安装人员定位分站(由读写器、电源、天线数据装换装置组成)。工作人员则随身携带人员识别标签(RFID电子标签),可佩带在腰带上,手腕上或者头部,该识别标签我们将选用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体积小、阅读距离远、传输速度高、防冲撞)携带着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职务、工种、个人照片等)。识别标签会不间断的发射加密的载有目标识别码的433MHz无线电射频信号。当人员进入由天线产生的磁场内时,接收天线则会接收到来自人员识别标签发来的载波信号,经过读写器接收处理后,转换板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FSK方式将信号发送到地面通信接口装置,再转换成RS232信号送给计算机。由人员定位管理软件来形象地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来第一时间的信息,从而实现

软工班 曹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806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7-10-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