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资料 】是由【秋天学习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1/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
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
民国时期,益阳城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肩挑手提直接取用资江水。从上世纪
50年代
初起,市达人袜厂等一些单位开始在资江边安装水泵从资江抽水,直接供生产、生活使用。
1963年,中共益阳地委行政科建成益阳自来水厂,为地委机关及其周围少许单位、居民供
水,日供水能力500
吨,供水管道长
1200米。1966年益阳自来水厂移交给益阳市,1968
年建成三圣殿水泵房和西门口水塔,
日供水能力为5000吨,资江以北城区开始使用自来水。
1973年成立益阳市自来水企业。1963~1975年,城区供水能力很小
,自来水普及率很低。1975
年建成日产水3万吨的会龙山川厂,达成桃花仑水厂扩建,形成日供水
8000吨的能力,建
成经资江一桥过资江的自来水管道。
至1977年,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
,供水干管
,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仍低于
50%,自来水水质合格率为
88%。改革开放后,加大
了城区供水设备建设,
1983年和1988
年先后2次扩建桃花仑水厂、1985年和1987年先后
2次扩建会龙山川厂,
1993年达成三水厂新建第一期工程,1983
年7
月铺设第一条从江底
过资江的供水干管,逐渐扩大、完满了供水管网,至1993年关,城区日供水能力达
23万吨,
供水干管长125千米,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7%,城区供水已供大于求,1978~1993年自来
%以上。益阳地改市今后,中心城区的供水设备建设进入快车
道。1998年再次扩建会龙山川厂,2001年达成三水厂新建二期工程;达成了四水厂的先期
准备工作、建设用地的征用拆迁部署工作和“三通一平”;及时为城市新区建设供水管网,
进一步完满旧城区供水管网,共新建、(其中,1996年铺设第二
条从江底过资江的供水干管,2000年沿319国道铺设15公里长的供水干道至沧水铺,2010
),在东部新区新建了日供
水能力为10万吨的东部新区供水加压站,并采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成立起拥有的现代化供水调换指挥管理系统。至2011年,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达36万吨,能满足中
心城区供水需要还有丰裕,企业供水管网总长372公里,自来水普及率100%,从1991年
起自来水水质合格率素来保持在99%以上。
1963~2011年益阳市中心城区历年供水情况见表5-0-1。
表5-0-1:
益阳市中心城区历年供水情况表
供水量
供水干管长度
销售量
自来水普及率
水质合格率
年份
(%)
备注
(万吨)
(千米)
(万吨)
(%)
1963
<5
1965
<5
1977
35
780
1993
1994
20
125
3300
97
2001
36
205
2606
98
2011363723079100
第一节1950~1963年城市供水大要
民国时期,益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肩挑手提直接取用资江水,一部分靠人工直
接取用城区湖、塘、沟水,只有个别地方使用井水。若遇洪水季节,水浑浊,多采用静置法
或放少许明矾搅拌使其澄清。是时,城区还有很多人以从资江桃水出卖水为业,自己不愿下
河挑水的家庭、商店或缺劳动力的居民,买河水使用。每挑水卖价1~5分。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益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情况无根本改变,仍主要靠肩挑手提直接
取用资江水。较大的企业、单位雇专人从资江挑水;还有以从资江河里挑水出卖为业的人;个别地方用井水,市三中等单位的深井备有辘轳提水。
当时,沿江居民及江上来往船只,将垃圾、粪便等荒弃物倒入江中,污染资江水域。为
净化水质,居民将江水挑回家后,多用明矾放入水中,待水中杂质积淀后再用。为保持水源干净,市人民政府组织宣传,禁止将粪尿、垃圾等污物倾倒至河中,还修建和设置了饮用水
专用码头。1952年,市人民政府在城区居民主要挑水码头,放置13块回字型木排,×,以拦截污物,改进用水质量。1953年后,市爱国卫生运
动委员会和各街道做事处给居民住户发散漂白粉,用于饮用水消毒。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市达人袜厂、资阳织布厂、益阳师范等一些单位开始在江边安装水泵从资江抽水,直接供生产、生活使用。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机关、学校、
企业等单位用水量增加,在资江边安装水泵抽水的单位越来越多。使用井水的单位也陆续安装水泵从井中抽水。至1963年,城区直接使用单位自安水泵抽的河水、井水的居民人数约
占城区总人口的10%。
第二节中心城区水厂建设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一、1963-1965年城区水厂建设
1962年,为解决益阳地委和益阳行署机关生活用水问题,由益阳地委行政科从相关单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3/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位抽调
5人,组成益阳自来水厂筹备处,
投资
5万元,筹建益阳自来水厂。
厂址选在地委行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署机关周边的桃花仑大队大队部后边与益阳茶厂交界的小山坡上,占地
。1963
年上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半年,在厂区先后建成净化场、小型积淀池、过滤池、200立方米清水池及临时办公室。同时,从原益阳钢铁厂借来2套小型机泵安装在从益阳织布厂借来的木质趸船上,趸船停靠在大渡口轮渡码头下首,变压器部署在原益阳地区人民医院围墙内。资江水抽上来后,经管径为200毫米的管道送至山坡上水厂,原水在水厂经砖砌筑的小型积淀池和过滤池加工后,流进容积为200立方米的清水池,尔后自流至各用户。同年下半年水厂建成供水,日供水能力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500吨,供水管道长1200米(管径50㎜的700米,管径40㎜的500米)。今后,地委、行署机关和周边的单位、居民用上了自来水。1965年,水厂大渡口江边趸船上的水泵机组换成2台80SM-6型四级泵,配用2台JO63×4-14KW电机。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桃花仑水厂建成初期,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河边泵站至山上水厂之间没有通信设备,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全靠约准时间开机、停机,或步行传达信息;自流供水,压力小;设备常出故障,经常停水;水质也得不到保证;水厂没有围墙,更没有生活、后勤设备。
二、1966-1977年城区水厂建设
(一)扩建桃花仑水厂
1966年3月,益阳地委行政科将益阳自来水厂移交给益阳市人民委员会建设科管理,
更名为益阳市自来水厂(1973年成立市自来水企业,该水厂改为桃花仑水厂,或称一水厂)。
同年,水厂在茶亭街建三个售水站,安装益阳市第一批消防栓,并搭建二级加压简单工棚,开始给售水站加压送水。
1968年,大渡口一级泵房建成投产,水泵机组从木质趸船移至江边新建的固定水泵房,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9/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水泵机组更换成
2台机组,
1台为
100SM-7型多级泵、配
55KW电机;另
1台为
100SM-6型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多级泵、配
40KW电机。1969
年,建成加压间,加压间安装
10SH-9A型水泵配
55KW电机加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压机组
2组,开始二级加压送水。同时铺设新的供水管道,扩大用户。至
1970
年关,日供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水能力增至1500吨,供水管道增加到10千米,用户达150户(主若是单位用户)。1971年,
改造积淀池和过滤池,并建成容积为
1500立方米的清水池。
1973年,建成重力式无阀滤池
2组和容积为1500立方米的清水池
1座,日供水能力到达
3000吨。1974年,水厂进行改造:
一泵房机组更换成6SH-6型水泵配
JO2-81-4型55KW机组2组,新安装180KWA变压器1台。
至1977年,日供水能力达到
8000
吨。
(二)新建三圣殿供水站和西门口水塔
为解决资江以北城区居民用水问题,
1968年建成三圣殿水泵房和西门口水塔。该水泵
房位于三圣殿地段资江边、
原人民印刷厂江边码头下首河床上。
由湖南省建筑研究设计院设
计,是井泵合一的地下水泵房,机组从底板下的井内抽取地下水直送用户,
水质未经任哪处
理,铁、锰含量严重超标。泵房日供水能力为
5000吨,实质使用1500—3000吨。西门口水
塔位于城内西门口地段、原市针织厂厂区北面,
与三圣殿水泵房对置配套。
该水塔塔顶水箱
容积为200立方米,塔下建有加压间。三圣殿水泵房开机送水时,水塔下面机组开机加压,
送水上塔,塔顶水箱水满关闸。三圣殿水泵房停机时,西门口水塔开闸放水,回供管网。三
圣殿水泵房和西门口水塔从
1968
年投产,今后资江以北城区开始使用自来水。
1975年10
月资江一大桥建成后关闭。
三圣殿水泵房在
1988年清理资江河流中拆掉,西门口水塔闲置。
(三)新建会龙山川厂
会龙山川厂坐落在会龙山公园北面对江的船嘴峰上。
1971年4月,会龙山川厂破土动
工,开始兴建江边一级泵房。
1972年汛期前泵房封顶。1972年,开始山上净化场建设。1973
年,开始安装电器、设备、管道。
1974年关,水厂一级泵房、二级泵房、加矾加氯车间等
所有竣工,设备安装达成,试车通水,联合调试。
1975
年5
月1日,水厂投产送水,形成
日产水3万吨的能力。会龙山川厂造价为
213万元,其中,湖南省财政投资
万元,市
。
至1977年关,,其中,会龙山川厂
3万吨,桃花仑水厂
8000吨。
三、1978-1993年城区水厂建设
(一)扩建桃花仑水厂
1979年开始扩建桃花仑水厂,先后达成了以下工程:建成加矾加氯车间,开始用自制
加氯机加氯;拆掉原有砖砌的容积为1500立方米的清水池,新建成2×1500立方米的钢筋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砼圆形清水池;拆掉原积淀池,新建斜管积淀池;拆掉原加压、化验、办公综合楼,新建水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14/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厂办公、化验综合楼;新建二泵房,在新二级泵房安装机组5台套;新建加矾加氯间;更换
原水管及相关配管。1983年,扩建工程结束,日供水能力达到20000吨。
(二)会龙山川厂扩建第一期工程
改革开放今后,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市人民政府决定扩建会龙山川厂。1981年,湖
南省计委以湘计基(1981)31号文件、湖南省建委以湘城建字(1981)242号文件,同领悟
龙山川厂扩建工程。1982年,市人民政府成立会龙山川厂扩建工程筹建处,由市城市建设
局长谭沃金、市自来水企业党支部书记雷竞成分别担当正副主任。
会龙山川厂扩建分两期实
施,第一期工程包括建设1个日供水能力
3万吨的供水新系统和
1条过资江的供水管道。扩
建工程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
推山平川的土石方工程由中建五局土石方企业施工,
过江
管道水下部分的铺设由湖北打捞企业施工,
其他项目的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由市自来水
企业自己肩负。
1982年上半年,过江供水管道工程动工。过江供水管道从会龙山川厂一泵房下游
200
米处入水,水下管道铺设在资江基层岩石之中,
管道与资江河流中心线垂直过江后,
穿过河
北防洪大堤往北至五一西路,
在湘中印刷厂门口与江北供水主管道相连,
长540米,管径为
700㎜,造价102万元。湖北打捞企业肩负从河底过资江供水管道水下部分施工。水下施工
包括水下爆破,清理基槽,浮支管道,定位下沉,水下连接,覆盖管道。同年
7月28日,
过江供水管道竣工通水。同时,为避开氮肥厂、化肥厂的工业污水,将水厂取水口向资江河
心推进了40米。
扩建工程新系统建设用地土方工程由中建五局承包爆破和土石方外运。
供水新系统土建
工程由自来水企业自营施工,先后建成钢筋砼斜管积淀池、虹吸滤池(
2组)、容识为2000
立方米的清水池、二级泵房;拆掉原办公楼,并在原地扩建集办公、制水、化验、机修、加
矾加氯于一体的综合楼;修建了一泵房配电间、
值班室和二级加压配电间;拓宽改造了上山
公路;改建了传达室和食堂。
由益阳市建筑工程企业施工,
在水厂内南面对会龙山路的山头
上新建起容积为50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
1984年12月,扩建工程设备和管道安装达成,
电气设备调试后投入试运行。
1985年上半年,会龙山川厂扩建第一期工程经试运行后正式
送水。同年12月25日,第一期工程竣工查收,被评为优异工程。扩建第一期工程总投资
294万元(比湖南省计委赞同的投资计划少
56万元),其中,省拨款180万元,市财政拨款
40万元,企业自筹74万元。扩建工程达成,会龙山川厂日供水能力从
3万吨增加到6万吨。
(三)再扩桃花仑水厂
1986年至1988年,再次扩建桃花仑水厂:拆掉容积为
200立方米的清水池;新建
2万
吨平流测定淀池1座;新建重力式无阀滤池
1组,加上原有的
2组共3组,对其进行改造,
改一般砂石滤料为煤滤料,提高滤速,增加产水量;
改建一泵房配电间和值班室;改造吸水
管;一、二级泵房增加了机组。经过扩建,该水厂的日供水能力从
2万吨增加到4万吨。
(四)会龙山川厂扩建第二期工程
1986年,会龙山川厂扩建第二期工程动工,建成第三供水系统,并达成与第三供水系
统配套的电气扩容,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水厂日产水能力达到9万吨。1988年,拆掉
漏水严重的容积为3000立方米的、底板用麻石砌筑的高位水池,利用原池作外模,重新浇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15/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筑1个钢筋砼高位水池;
1991
年,拆掉容积为
500立方米的砖砌清水池,建成容积为
1000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立方米的钢筋砼清水池。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五)三水厂新建第一期工程
三水厂新建第一期工程情况详见第十三章第十二节《三水厂新建工程》。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至1993年,城区日供水能力23万吨,其中,三水厂10万吨,会龙山川厂9万吨,桃花仑水厂4万吨。
四、1994-2001年中心城区水厂建设
(一)扩建桃花仑水厂
1995年,拆掉桃花仑水厂2组砖砌的重力式无阀滤池,新建2组钢筋砼重力式无阀滤
池。1998年,企业3个水厂的日供水能力达到26万吨,高出了市场的用水需求,桃花仑水
厂于当年6月停产到此刻。
(二)会龙山川厂挖潜改造工程
会龙山川厂老供水系统,是文革中建设的砖混结构建筑,长远满负荷运行后产生渗漏,
基础下沉,底板开裂,严重漏水,既造成浪费,又影响安全。1997年8月,启动会龙山川
厂改造挖潜工程。工程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确定采用3条措施改造挖潜:南面系统的
原水管道重新建积淀池底板下经过,加大积淀池面积和容积;在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清水
池边增建1组滤池;改用滤速快的新式滤料。工程由市自来水企业下辖的股份制企业——市
日昌工贸有限责任企业施工。工程包括:拆掉旧系统水办理修建物;进水自流管道由管径
800㎜×2改为管径1000㎜×2,并向前延伸30米;一泵房底板上浇筑钢筋砼,以加固底板,
进水管由管径500㎜×2改为管径800㎜×2;新建旋流混杂、翻腾反应平流积淀池1组,
重力式无阀滤池4组,并安装陶瓷滤砖等迅速滤料;改建溶矾池等辅助设备;办公楼、食堂、
二级泵房、一泵房等所有建筑物大修和装修装修。工程于1998年初动工,于同年6月15
日竣工投产,达成投资600万元,在不增加征地的条件下,将老供水系统的日供水能力由3
万吨增加到6万吨,会龙山川厂的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2万吨。水厂的建筑和环境焕然一新。
(三)三水厂二期工程建设
三水厂新建第二期工程情况详见第十三章第十二节《三水厂新建工程》。
至2001年关,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6万吨,其中,会龙山川厂12万吨,三水厂20万吨,桃花仑水厂4万吨。
四、2002-2011年中心城区水厂建设
(一)达成了四水厂建设的先期准备工作
为满足远期供水需求和解决自来水厂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决定在资江以北城区新建四
水厂,取水滴选在青龙洲上游。厂址定在五福路超出319国道向资江的延伸线北侧,距资江
河北岸约100米。规划分两期工程建设四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供水10万吨,远期
20万吨。2004年前达成了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工作。2004年,投资1914
万元,达成四水厂的初步设计、120亩建设用地的征用和3950平方米房屋的拆迁,推行了
建设用地的“三通一平”。
(二)新建东部新区供水加压站
2010年,在东部新区新建了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的东部新区供水加压站,为东部新
区供水。
益阳市中心城区历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见表5-2-1。
表5-2-1:
益阳市中心城区历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表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19/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年份新建扩建新增日供水能力各水厂日供水能力(万吨)企业日供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桃花仑
三圣殿
水能力
新建扩建水厂名称
万吨
会龙山川厂
三水厂
(万吨)
水厂
供水站
1963
新建桃花仑水厂
1968
新建三圣殿供水站
1970
扩建桃花化水厂
1973
扩建桃花仑水厂
1975
新建会龙山川厂
3
3
1978
扩建桃花仑水厂
3
1983
扩建桃花仑水厂
2
3
5
1985
扩建会龙山川厂
3
2
6
8
1987
扩建会龙山川厂
3
2
9
11
1988
扩建桃花仑水厂
2
4
9
13
1993
三水厂一期工程
10
4
9
10
23
1998
扩建会龙山川厂
4
4
12
10
26
2001
三水厂二期工程
10
4
12
20
36
2011
4
12
20
36
注:三圣殿供水站于
1975年10月关闭,桃花仑水厂于
1998年关闭。
第三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建设与管理
一、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建设
1963年,益阳自来水厂筹建处敷设益阳市第一段自来水管道,长
1200米,其中,管径
50㎜的700米,管径40㎜的500米。1966年,桃花仑水厂安装茶亭街三个售水站和一些消
防栓,这是益阳市首批自来水售水站和首批消防栓。
今后,益阳市的自来水供水管道以平均
。1993年,
。益阳撤地建市今后,
益阳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建成区迅速扩大,供水管道建设随之进入黄金时期。从
1994年至2001年,新铺设25条、总长度为
千米的供水管道。到
2001年,供水骨干
管道总长已高出192千米。2002年至2011年,又新铺设95条、总长为
180千米的供水管
道,至2011年,中心城区的供水干管长
372千米。1963-201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干
管长度见表5-3-1,1994年200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管网建设情况见表
5-3-2,2002
年201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管网建设情况见表
5-3-3。
表5-3-1:
1963-201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干管长度表
年份
供水干管长(千米)
年份
供水干管长(千米)
年份
供水干管长(千米)
1963
1980
1998
152
1965
1985
2001
192
1966
1987
2002
205
1969
1988
2008
291
1975
1994
125
2009
298
1978
1996
138
2011
37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1/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表5-3-2:
1994~200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管网建设明细表
序
竣工
路段名称
路段起止地点
长度
管径
管材
备注
号
年份
(米)
(㎜)
1
1995
人民路
资江路至五一路
800
ф300
水泥管
2
1996
桃花仑路
4600
ф600
水泥管
300
ф300
水泥管
3
1996
秀峰东路
麻纺厂至滨湖柴油机厂
1000
ф300
水泥管
4
1996
迎春路
长春路至五里堆
1500
ф400
水泥管
5
1996
马良路
桥北至资阳路
2500
ф400
水泥管
6
1997
康富路
三水厂接第二条过江管道
3000
ф800
水泥管
7
1997
旭日路
龙洲路至聚会路
2000
ф600
水泥管
8
1997
旭日东路
收费站至银城广场
1600
ф400
水泥管
道路东西两
400
ф400
铸铁管
侧各铺一条
9
1997
罗溪北路
桃花仑路至三桥接线
1600
ф400
水泥管
10
1997
三益街
迎春路至五一路
1500
ф300
水泥管
11
1997
资江路
汽车路至学门口接过江管道
1000
ф600
水泥管
12
1997
第二过
资江水下部分
470
ф800
钢管
江管道
陆路部分
830
ф800
水泥管
13
1998
金山南路
益阳大道至迎宾路
6000
ф600
水泥管
路东西各铺一条
14
1998
聚会南路
益阳大道至梓山苑小区西大门
600
ф500
水泥管
15
1999
龙洲路
桃花仑路至益阳大道
1200
ф600
水泥管
道路东侧
1200
ф400
水泥管
道路西侧
16
1999
康富南路
益阳大道至高科园
1700
ф600
水泥管
17
2000
龙洲北路
桃花仑路至三桥
1500
ф400
水泥管
18
2000
秀峰西路
金山路至康富路
1000
ф300
水泥管
320
ф200
水泥管
19
2000
旭日西路
金山路至空压机厂
500
ф400
水泥管
20
2000
橡机路
橡机厂宿舍区至会龙山路
930
ф300
水泥管
21
2000
五一东路
三桥至七鸭子路
500
ф300
水泥管
银城广场至资江机器厂
1000
ф400
玻璃钢管
22
2000
东线引水管
2000
ф400
水泥管
资江机器厂至沧水铺
13000
ф500
水泥管
23
2001
秀峰中路
康富路至大桃路
2000
ф200
水泥管
大桃路
秀峰路至桃花仑路
1200
ф300
水泥管
24
2001
秀峰东路
洲路至滨湖柴油机厂
2000
ф200
PVC管
25
2001
海棠路
金山路至康富路
1800
ф600
水泥管
合计
61550
表5-3-3:
2002~2011年益阳市自来水企业供水管网建设明细表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3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序竣工路段名称路段起止地点长度管径管材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22/22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备建设》资料
号
年份
(米)
(㎜)
1
2002
龙洲南路
益阳大道至迎宾路
3200
ф400
水泥管
2
2002
玉兰路
康富路至龙洲路
800
ф200
PVC管
3
2002
梓山西路
康富路至金山路
400
ф500
水泥管
4
2002
迎宾路
益桃公路至龙洲路
3900
ф400
水泥管
100
ф600
水泥管
5
2002
康富南路
迎宾路至益阳大道
1400
ф800
水泥管
道路两侧
400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五章《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