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浣溪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请根据以下注释翻译成原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有名无权)。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背景
注释:
①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②浸:泡在水中。
③潇潇:形容雨声。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⑤白发:老年。
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译文: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注译上阕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译下阕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因此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气伤感,说什么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
上阕重点写了眼前的景物,有哪些?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几幅画面?按照什么顺序?能否根据景物推断出诗人所写的是哪个季节?环境是静寂还是喧闹的?
1、兰芽沙路暮雨子规
3、从低到高顺序
4、时间是早春或三月。“兰芽短和子规啼”
2、视觉、听觉三幅:兰芽浸溪、松间沙路、子规啼鸣
5、静寂。以动衬静
苏轼浣溪沙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