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心,勤勉方为人生
——《超越全书》读后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台湾作家刘墉写的书,他的一篇文章《冲破人生的冰河》,我十分喜欢,并且一直激励着我的人生。工作也好,生活也罢,都让我领悟到美好人生是需要用心去努力“经营”的,可以简单,可以平淡,但不可以懈怠。
暑假陪儿子去书城购书,看到儿子已经开始选择自己需要的和自己喜欢的书籍,突然,也觉得该为自己选两本喜欢的书籍了。于是不自觉就去找寻刘墉的作品,看到了一本《超越全书》,感觉甚好,此书是作家刘墉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森高中的儿子的一百一十六封信,包括《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三大部分,其中蕴含着人生态度与人生哲理,教育情怀与教育方法,光看看书名——“超越”,就很是喜欢,也因为自己一直以老师的身份对儿子“唠唠叨叨”,也需要转变一下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无论何时,我都会提醒自己:要学会审视自己,常常记得修身正己,不要忘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忘了“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的人间正道,“忙忙碌碌”才是人生。所以,这本书,很适合我,在教育儿子的同时,也教育自我。
书中有一篇《把握时间》的文章,对我是很有益处的。作者举了美国华裔体操名将马思明的例子,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六点四十至七点做暖身运动。然后练习到九点半,十点开始上学校的正规课程下课之后再去体育馆练习,从四点一直到七八点,才开车回家做功课,并在十一点钟就寝。她之所以可以获得泛美运动会体操全能金牌,站在成功的巅峰,她的教练唐·彼得斯是这样评价的:“她有能力把握每一天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就看怎样安排和使用时间,我常常告诫自己,每天早点起床,白天的时间是会长出来的,就和俗话说的一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不能战胜自己的惰性,无法战胜惰性,就很难把握时间了。即使目标没那么高远,也要有一个高于自己或是超越自己的目标,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就有了对时间的需求,所以要学会把握时间,勤勉而努力,目标才会离自己越来越近,这就是进步!
还有一篇名为《在压力下茁壮》的文章,讲述了作家刘墉看到儿子为参加演讲比赛而出现“食无味、寝难安”的紧张状态,想起了自己在学生时代也是因为参加台北市的演讲比赛而紧张,甚至因为比赛是在秋季举行的而担心秋季的到来;也想起了在第一次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时紧张地手脚冰冷;想起了每逢播报晚间新闻时候,紧张得心跳加速,从而那天下午不敢碰触咖啡……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压力虽然不好受,但是好!它只会使我们站得更挺、走得更稳,能够在未来承担更大的压力,产生更强的斗志。就像挑担子的人,常挑担子的那一个肩头,即使没有担子在上面,也会比另一肩高些。近代科学家,对于进化论有一派新学说,他们发现许多生物不是逐渐进化,而是突然进化的,而那突变往往是在环境压力的突变下产生的。所以,身体的内部,心灵的深处,激发出源源不绝的力量,
《超越全书》读书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