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Y F
(第二版〉
西北农业大学主编
农学专业用
农业出版社
第二版前言
初版试用教材自 1 9 8 1 年 11月出版以来,在教学、科研和指导农业害虫防治实践等方
面,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
7制改革的深入,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的要求, 农牧渔业部于 1 9 8 6 年 6 月发出通告, 要求本教材
仍由原主编单位邀请 3 -5人,在原有试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改编工作,以便充实新的
内容,克服原教材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这是完全正确和适时的。
初版教材由全~ 16 所高等农业院校28 位农业昆虫学者集体编写而成。由于当时要求教
刻内容面向全国,参加编写的人员又多,因此国内各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几乎应有尽有,
因而教材篇幅过于庞大,很不适于农学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在这次修
订讨论和征求意见中,一致认为,除"昆虫学基础"都分应增新除旧,加强理论基础,仍接
原来的系统性进行编写外,"农作物害虫"部分,则应根据农学专业要求,只能编写主要作
物的主要害虫,即粮、棉及泊料作物等主要害虫。至于烟、麻、糖及绿肥作物等害虫则未
到λ。此类害虫在校可根据当地具体需要编写补充教材,则更切合实际需要。
此次修订,在各章的开头,首先写出简明的摘要,说明学习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性,为初学者对本章先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此外,
在编写农作物害虫各论时,在编完每一类作物害虫的最后,有的还增加了总结性的系统综
合防治措施,以便加深巩固学习效果,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试用教材中
有些不正确的插图,本次也都作了修改;有些昆虫学名也作了订正。
在这次教材编写中,始终坚持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农学专业的要
求,加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农业上的实用性,使教材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
于我们水平所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指正。还需说明,在教材修订过程
中,西南农业大学王辅和封昌远二位教授也提供许多宝贵意见,均致谢意 1
在品者
第二版编写人员
主编编者茵茵河西北北南南农农农农业业业业大大大大学学学学吕吕贺轩锡锡钟静祥祥麟渊
袁锋刘绍友
第一版前言
本教材由全国十六所农业院校部分教师参如编写。全书共分两篇。第-篇昆虫学基
础 s主要讲授昆虫的特征、体躯构造、解剖生理、生活习性、分类鉴定、生态环境、调查
统计、预测预报和害虫防拾的原理及方法,为初学本课程打下基础。第二篇农作物害虫 z
分别讲授地下害虫、粮、棉、泊、糖、麻、姻、绿肥以及贮粮害虫。每种害虫除介绍分布
为害外,重点阐述其形态识别,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测报方法和防治
措施。在室内外实验的指导下,使同学学后能用之于实践。此外,在章节均配有必要的插
图,文、图结合,便于同学自学。
我国幅员辽阔,害虫种类繁多,地区性差异很大。在讲授时,~较可根据当地农业害
虫发生情况对本教材作适当取舍,不足之处,可编写补充教材解决。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有关院校大力支持,提供资料,交流经验,并提出许多
宝贵意见,谨敦谢意。
棋者
1979 年 s 月
第一版编写人员
主编自锡祥(百北农学院〉
副主编尹汝湛(华南农学院)
王辅〈百南农学院〉
贺钟林〈河南农学院〉
编者方报珍(浙江农业大学〉邓德蔼(黑龙江农垦犬学〉
王荷长〈江苏农学院〉刘芳政〈新疆八一农学院〉
刘传禄(华南农学院〉江汉华(湖南农学院)
寻墨学驷(浙江农业大学〉李参〈浙江农业大学〉
季运号是〈华中农学院〉李鸿昌〈内蒙古农牧学院〉
主李连昌(山西农学院〉吴荣宗〈华南农学院〉
吴达璋(江苏农学院〉陈若捷(江苏农学院〉
陈其糊〈渐江农业大学〉陈自强〈江苏农学院〉
陆纯库(内蒙古农牧学院〉张维球(华南农学院〉
i、张履鸿( 东北农学院〉罗肖南(福建农学院〉
袁锋(西北农学院〉郭预元(宁夏农学院〉
鄂振中(贵州农学院〉~蒙异(华南农学院〉
审稿者丁文山(河南农学院〉牟本忠(内蒙古农牧学院〉
汪世择(百北农学院〉范永贵(山东农学院〉
用尧(西北农学院〉挑 mt (华中农学院〉
黄日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自录
第一篇昆虫学基础
第一章绪 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农业昆虫学-农业科学技术普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