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女贞德》有感
思科信息学院信息1401
林婉雯 20141002210
和平,是古今中外人们一直追寻的看似飘渺却又实际真实的理想境界。然而,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实现自己心中的蓝图,却肆意向外扩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和平恨恨地踩在脚下,把有关和平的夙愿埋没在心底,造成和平的相反面——战争。有人热爱战争,有人厌恶战争,有人是为了争夺,有人是为了抵抗,不论如何,往往在战争中能够折射出人心,往往在战争中能够突出本色英雄,往往在战争中能够推动世界的发展,往往在战争中能够让人们懂得更多获得更多。
英国对法国的侵略,造成了让无数人民痛苦的悲剧。弱小的村民无力反抗邪恶强大的军队,只能无助地被欺辱,然后默默地死去。目睹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受辱死去,离开亲人,面对陌生的人事,贞德的内心变化了,开始憎恨命运的无情,想要找到内心的救赎。圣女贞德就是战争孕育出来的女英雄。原来和谐宁静的村庄,却无故地变成了战争的领土,原本善良纯真的贞德,却被迫拿起手上的剑,投身到历史的洪流,奋起抗争。贞德知道自己有拯救自己国家的使命,经过她内心中的上帝指引,找到了法国的皇太子,踏上拯救法,却用战争追求和平。
一个平凡的被选中的女人,背负起国家的命运,开始与敌国交涉,带领法国的人民开始反抗的道路。古语有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巾帼不让须眉”。中国有花木兰等女将,西方有贞德等女英雄,她
们不愿偏安一偶,选择拿起刀剑,面对敌军,奋勇杀敌。在无助的战争时期,有一个带领人民反抗的人,就像是黑暗的夜空一颗明亮的星,给予人们希望和曙光。人们把所有的期愿都交付于他们的身上,希望快快地走出噩梦,回归原本无忧无虑、和谐宁静的生活。
就如清王朝末期的中国,历经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早已千疮百孔,苦
读《圣女贞德》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