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高中时期曾经拜读过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发现其中的文字深刻,却易懂,冯友兰先生以他独特全面的理解,给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哲学的历史大河图,阅读完后,总是能感受到别的不一般的感觉。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我深信这点。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曾经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这足以说明哲学对人的影响力。哲学也是人生中的一次启蒙。
《中国哲学简史》不仅展示了从古至今中华哲学发展史,还通过相关哲学知识对现世也有一种警示与指点作用。读完此书,感觉冯友兰先生具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从家喻户晓的各家各派开始讲起,孔儒:第一位教师,书中详细说明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从孔子出发,书中还举了很多孔儒后代的历史事迹以及孔子的核心思想,人皆共勉。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又何尝不是哲学的另一种表现呢。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话: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他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后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平静的、无可奈何地接受它。事实如此,我们不应该因为我们所得不到的,而去烦躁去不择手段的争取,人生如此,没有一切都是自己能够得到的,总会是有得不到的,人生中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得不到的便释怀。大概就是此道理吧。
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作为一本贯通古今的名著,我想此书也能贯通我们一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