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 】是由【秋江孤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眩晕的中医辨证与护理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病症。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
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
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
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病症。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
硬化、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
眩晕为主要病症时,均可参照本证论治护理。
1、病因病机
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
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
的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本钱虚标实。历代医书对本病
论述很多,?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
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
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那么为之旋转。〞的论述;?
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
“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
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
〔1〕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
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病亏后伤及肾阴,
水不涵木,阴虚那么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
-
-
〔2〕肾精缺乏:先天缺乏,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
耗,生髓缺乏,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缺乏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
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那
么清阳不开,血虚那么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
晕。
〔4〕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
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那么清阳不开,浊阴不降,
发为眩晕。
2、辩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
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
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
〔2〕肾精亏损:证候: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
耳鸣,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
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主
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补肾滋阴,以左归丸为主方;
..
-
-
〔3〕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那么加剧,面色苍白,
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4〕痰浊中阻;证候;头昏如蒙,目视色黑,胸闷,恶心,
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化湿祛痰。
主方:半夏天麻白术汤。
3、辩证施护
〔1〕肝阳上亢型:
①患者常因情绪冲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
患者注意抑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使其心情
舒畅。
②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防止噪音刺激。
③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
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④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
以缓解眩晕。
⑤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根底护理。
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
..
-
-
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
减少眩晕发作。
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2〕肾精亏损型:
①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充足,防止风寒;
阴虚者应注意室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②使患者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关、或口服琥珀胶
囊4粒等镇静剂。
③中药早晚温服。假设眩晕发作有定时,可于发作前1小时
服药,或能缓解病症。假设伴呕吐时,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屡次频服,
必要时用鼻饲给药。
④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
胡桃肉、红枣、山药、甲鱼、羊肝、猪肾等血肉有情之品。阴虚患者
忌食羊肉、辛辣。
⑤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
疗效均可。
〔3〕气血两虚型:
①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
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
-
-
②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
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③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
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④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
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痰浊中阻型:
①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宽阔明亮、通风、枯燥、温度适
宜的房间。
②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性,发作时
视物不清,两眼发黑,轻者自觉如腾云驾雾,闭目后病症可减;重者
如四周事物均在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发作数小时或数日
后逐渐减轻。如眩晕渐起,其它病症持续不愈,逐渐加重,那么反属
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③针刺中脘、丰隆、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
加针人中穴。
④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
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4、根据常见病症/证候施护
〔一〕眩晕
..
-
-
,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防
止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防止声光刺激。
、持续时间、伴随病症及血压等变化。
。假设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
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
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
沟、心、交感等穴位。
,可选择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
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
、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病症。
,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
处理。
,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
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情绪冲动、精神紧、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耳穴埋豆〕,可选择分泌、神门、皮质下、交
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
-
-
:贴敷两侧太阳穴。
、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
汗出等变化
5、养生指导
〔1〕因本病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应使患
者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
好习惯。
〔2〕病愈后仍需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可口为宜,禁忌酗
酒和恣食辛辣厚味。
〔3〕眩晕恢复后,仍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防止游泳,观水、
乘船及作各种旋转度大的动作和游戏,必要时可先服乘晕宁、清眩丸
等药物或用胶布、麝香虎骨膏贴脐,预防眩晕发作。
〔4〕坚持体育锻炼,选择适当运动方法,如静功、松劲功、
太极拳等,以到达调节周身气血,逐渐恢复受损脏腑功能,减轻病症
的目的。
〔5〕定期检查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早治疗
..
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