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doc评价李世民的一生究竟应该几几开?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十四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李世民的一生,共分几个阶段?他都是建立了哪些功绩,又犯了哪些错误?如果给其功过评分的话,应该是几几开?对于自己的功过,李世民是怎样自我评价的?后人又是怎样评价的?】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李世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首都长安去世,享年50岁。
万众山呼万岁,并没有延长他的生命;
长期服用不老药,也没有真正益寿延年。
因为,人去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
他的去世,是大唐帝国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全国人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伟大领袖。
八月,李世民治丧委员会举行隆重葬礼,将其安葬在昭陵“革命私墓”。
他苍苍的墓碑是美的。因为,他的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流淌着无尽的生命之水。
对于李世民来说,一切都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候,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
不错,地球离开谁都照转。但从此之后,李世民的地球不转了。
分析李世民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玄武门之变为界限,前期为武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靠武力一统天下。在此期间,李世民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后期为玄武门之变之后,为文治阶段。这一阶段,李世民主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在此期间,随着不断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李世民也建立了一些新的武功。最主要的是消灭了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东突厥。
李世民的人生第二阶段,如果细分,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小阶段。前期,主要是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后期,转化为独断专行,好大喜功。
李世民晚年的这种转变,主要有三大因素:
1、国家建设和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其有些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小骄傲;
2、更年期的到来,特别是晚年多病,改变了他的某些性格和秉性,使他不再葆有清醒的头脑;
3、魏征等谏官的相继去世,让他失去了知得失的“镜子”。
世人几乎都承认,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是最伟大的皇帝,只有唯一,没有之一。那么,他的这种伟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就是李世民究竟建立了哪些不朽功绩呢?概括来讲,主要有五大功绩:
1、他创立了以“存百姓”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李世民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和尊严。李世民伟大,首先就伟大在这里。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说他的思想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他只能算是一个英明君主,根本谈不上伟大。
李世民的思想,涵盖很多方面,既有执政思想,也有军事思想,还有法治思想,而这一切的一切,最根本的还是他以爱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他全部思想最闪光、最核心、最有影响的字眼。仅此一句话,就充分揭示了君主与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仅此一句话,便是他日常工作的座右铭和行为指南;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证明,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
李世民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渊源。隋朝末年,朝廷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李世民虽然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在干戈不断、民不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