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版 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S:
黑火药的使用:S+2KNO3+3C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Cu2S。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特例:硫与汞反应:Hg+SHgS(黑色)(该反应可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与Cl2的反应,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S,所以硫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应:
(2) 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都是:S+O2 SO2
(二) 硫化氢H2S: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得弱酸性的氢硫酸。
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表现还原性。
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洁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 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 如:H2S+I2→2HI+S↓
(3) 将分别盛有H2S和SO2气体的两集气瓶口对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观察到瓶壁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此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其中氧化剂是SO2,还原剂是H2S,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S,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H2SH2+S
3、氢硫酸及盐:
(1)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具有酸的通性。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H2S,以防污染环境。
(2) CuS、PbS、Ag2S都是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的强酸(如稀HNO3)的黑色物质,所以可用CuSO4溶液除H2S,用湿润的Pb(NO3)2试纸验证H2S的存在(观察试纸是否变黑)。
H2S+CuSO4→CuS↓+H2SO4 H2S+Pb(NO3)2→PbS↓+2HNO3
4、实验室常用FeS与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取H2S气体,装置与实验室制H2或CO2的制法相同。 FeS + 2HCl → FeCl2 + 2H2S↑
(三) 二氧化硫SO2:
1、S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沸点较高)。易溶于水(1:40),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显中等(弱)酸性。
2、SO2的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应:SO2 + H2OH2SO3,生成的亚硫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
(2) 弱氧化性:2H2S+SO2→3S↓+2H2O
(3) 较强还原性:①被氧气氧化:2SO2 + O22SO3;②被卤素单质X2(Cl2、Br2、I2)氧化:使溴水褪色 Br2+ SO2+2H2O→H2SO4+2HBr;③被KMnO4氧化:使KMnO4溶液紫色褪去。
(4) 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但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
3、亚硫酸及其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比SO2更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
4、酸雨:
(1) 判断标准:PH<
(2) 酸雨的成因:主要是由煤、石油产品燃烧生成的SO2造成的,SO2+H2O→H2SO3, 2H2SO3+O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
(3) 酸雨的危害及防护(了解)。
(四) 硫酸H2SO4: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强酸) H+的弱氧化性(如与金属置换氢气)。
2、浓硫酸的特性:
(1) 难挥发性: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利用此性质可制取HF、HCl、HNO3。
(2) 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
(3) 脱水性(炭化):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4) 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C+2H2SO4CO2+2SO

科版 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546 KB
  • 时间2017-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