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实验报告
1、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
2、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我们用了两点判断法,即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重还是轻。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轻为差别阈限的下限,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重为差别阈限的上限。标准刺激和下限的距离为下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和上限的距离为上差别阈限。上下差别阈限不一定相等,二者的平均值才是绝对差别阈限。为了便于比较在标准刺激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别阈限,往往需要求出其相对值,即韦伯率。
相对差别阈限值=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上下限和差别阈限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和直线内插法计算,或是通过作图法求出。
绝对差别阈限=1(上差别阈限+下差别阈限)=1(上限-下限)22 相对差别阈限
=绝对差别阈限
标准刺激
常误CE=PSE-标准刺激
3、用作曲线图求差别阈限的方法:
两条曲线:以重量为x轴,y轴有两种变量: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次数的百分数:判断比标准刺激非轻(重和相等)的次数百分数,从y轴50%处作x轴的平行线,该线和(+)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上限,与【(+)+(=)】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下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通过重量差别阈限的测量,加深对差别阈限概念的理解,并学习和掌握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的原理和技术。
本实验的被试为福州大学201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苏宝庭,学号:031403115,男,年龄21岁。
(1)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EPT512重量鉴别器一套。包括10个圆柱体:100g四块(2白,1黑,1大体积),88g、92g、96g、104g、108g、112g、各一块。
(2)遮眼罩一副
(1)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将重88克,92克,96克,
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让被试把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各比较10次,共70次,每对刺激呈现的顺序按随机原则排序。为消除顺序误差,其中35次比较先给标准刺激,另外35次比较先给比较刺激。
(2)开始试验
①让被试坐在桌边,用遮眼罩遮住眼睛。主试用标记标出圆柱体固定位置;被试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上下掂两下约2秒放下。然后主试在桌面上同一位置换上第二个刺激。
②主试设置好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位置,记录时要分清楚。主试指导语要说清,分清楚要求被试哪只手比哪只手轻,要求被试判断标准尽量保持一致。被试报告感觉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重”、“相等”“轻”分别用“+”、“=”、“-”记录结果。
③主试要把圆柱体呈现给同一个位置上,第二个重量呈现的时间不可太迟。被试的前臂在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