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姚燕红医生
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10/14
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2017/10/14
流行病学特点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流行期间,可发生托幼机构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2017/10/14
传播途径
2017/10/14
手
足
口
臀
2017/10/14
临床特点
潜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
2017/10/14
2017/10/14
2017/10/14
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017/10/14
手足口病02301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