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观察(1):福建石狮市“补偿”“治理”两手抓促机制转换
2012/12/06
---------------------------------------------------------------------------------------------------
开栏的话:按照深化医改统一部署,公立医院改革正有序推进。各地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探索出了一批因地制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专栏就此展开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石狮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秉承“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医改工作真抓实干,敢于碰硬。目前,作为福建省县级医院改革试点,石狮市率先全面铺开综合改革工作,通过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心系民生,组织有保障
石狮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作为该市“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工程中提升民生质量的核心内容。为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改革力度,石狮市成立了公立医院改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市委书记担任管委会主任,成员单位包括组织部、宣传部、人事、编制、财政、经济、卫生等。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分管副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有4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挂靠石狮市卫生局。
突出重点,措施敢碰硬
石狮市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治理机制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完善现代医院治理。
人员编制及招聘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管委会根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审定医院编制数量、招聘计划和招聘办法,由石狮市医院组织实施。医院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用人自主权,有助于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推行院长选聘制、组阁制,赋予医院内部经营管理权。石狮市采取从三级甲等医院选聘考核方式产生医院院长,突出专业化管理能力,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院长聘任制、任期制和年薪制,医院领导班子实行组阁制,副院长由院长提名。赋予医院领导班子在政策和标准范围内的有关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分配以及内部资源调配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保障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及经营自主权。石狮市医院已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选聘到院长,今年3月份到位。
加强监督与考核评价。在微观放权的同时,石狮市将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院长任期目标及医院整体运行按“社会满意、管理有效、资产运营、发展持续、职工满意”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督促医院规范行为。同时,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将政府派驻的总会计师和医院聘用的总会计师合二为一,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控制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以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口改革补偿机制。
今年7月1日,石狮市在福建省率先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石狮市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70%通过价格调整补偿,30%通过财政予以补偿。同时,石狮市以实施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药品采购制度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治理、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健全等“1+6”的综合改革措施,促进公立医院破除
“以药补医”机制,完善质量、费用内控机制。
调整医药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实行“二降一调”,即实行药品零差价降低药品费用、再次降低大型仪器检查设备费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其中,大型仪器检查价格平均下降22%。
推行按病种(组)及人头实行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慢病防治签约管理、综合服务,促进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基层首诊。通过基层全科医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指导、健康干预诊疗服务行为,增强患者健康理念,减少大病发生,减轻医保负担和社会负担。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投入机制,解决医院发展后顾之忧。2012年,,其中基本建设1亿元,运行费用1700万元(含药品零差率销售亏损补偿、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此外,石狮市利用侨乡优势,发动广大海外侨胞、社会人士爱国爱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大病患者和奖励医务人员,目前已募集资金3000万元。
——调动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领导组织给予强力保障,财政投入给予有效支持,管理机制给予灵活政策,监管体系给予严格监督,这是医院内部改革的巨大引力。石狮市医院借力发力,在内部进行规范管理、创新管理和精细管理,在医疗质量与安全、内部分配体系、人事组织管理、有效成本控制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为核心,提
医改新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