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我市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太阳能。2008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450万千瓦,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太阳能光热发电已进入商业运行时期。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为2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约14万千瓦,已成为全球光伏电池制造第一大国;由于未掌握太阳能光热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核能。2008年,,核电与火电、水电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2008年,我国核电投产装机容量为91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为2290万千瓦。%,在30多个有核电站的国家中所占比例最低。
(三)风能。2008年,,美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其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40%以上,欧盟成员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35%以上,成为主力替代能源。2008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7万千瓦,在全球排名第四。
(四)新能源汽车。随着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据预测,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将达500万辆,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万亿元以上。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提出,到2011年,我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电动汽车产能,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近年来,我国车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五)半导体照明。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主导,中国台湾和韩国紧随其后的产业格局。据预测,在未来5年中,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0%-50%。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外延芯片生产发展迅速,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2008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企业实现产值654亿元,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全彩显示屏、太阳能LED、景观照明等应用产品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二、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一)太阳能。
优势:我市太阳能光伏产品链较为完整,现有企业10余户,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亿元。随着天威新能源、天威硅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市将形成从多晶硅材料到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晶
体硅电池完整产品链;四川大学自主研发的碲化镉薄膜光伏电池技术具有,正在进行产业化;阿波罗太阳能碲化镉、硫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材料生产规模全国第一;钟顺科技“高倍兆瓦级聚光光伏并网电站及关键设备研制”处于;四川大学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太阳能光热电站总体设计以及锦江电器雷达追踪技术研发等一批与光热发电相关设备制造类似的技术,为我市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劣势:我市太阳能产业与江苏无锡、江西新余等城市相比,在产业规模和产业配套方面还存在差距,尚未掌握太阳能光热
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 0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