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 .doc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
摘要:文章特别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企业的股利政策特征,并与上市公司整体股利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些异于市场整体的现象,同时讨论了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以供其他学者与投资者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外资股;A+B股;实证研究
一、引言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与企业内部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选择。我国股票市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上市公司也日渐成熟,投资者日趋理性,管理层的监管日益规范。但从股利政策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一直以来,不断有大量国内学者对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整体现状及成因作了进行了分析。较为一致的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如下特点: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股利支付率偏低;送股、转增股本比例大;不分配比重大;缺乏连续性等。而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市场股利政策则表现较稳定,且主要以现金股利分配为主。同时,也有学者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股利政策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成长能力、负债状况、货币资金充足性、股利政策连续性、行业因素等。其中对于股权结构的影响研究中,多是集中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上,而较少研究股权的其他性质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多方面的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趋势,对分析、预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本文选取了国内上市公司中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企业(以下称作A+B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这类含有外资股的公司1992年~2004年的股利分配资料(数据雅虎财经网),并与市场整体的股利分配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类有特殊股权结构的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原因,以便进行学术交流和供投资者参考。
二、我国A+B股企业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1. A+B股企业股利分配中,2000年之前派现现象普遍,比例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但2000年之后的派现现象逆市场而行,出现了低于市场整体水平的趋势。
A+B股企业中纯派现公司所占的比例,除股市初期派现公司比例稍低,其他年份的派现公司比例基本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95年~2004年期间,%的A+B股公司分配了纯现金股利,这一比例最高时达到86%。
深沪两市含派现(包括纯派现、派现加送股、派现加转增股)的A+B公司所占比例,1993年~%,%。这一变化则正好与市场整体变化方向相反。连艳玲,王树锋对中国股市整体分析中则发现,股市初期出现高派现之后,1995年之后派现公司比例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2000年底由于证策原因,派发现金股利公司数量才得以回升。
2. A+B股企业中,不分配现象在2000年之前几乎不存在,但是2000年之后不分配的公司出现突增。不分配现象在2000年(含2000年)突然增多,2000年~%的A+B股公司选择了不分配,而在这之前这一比例几乎为零。即使是除去ST企业后,这种现象仍存在。从股市整体上来看,虽然1994年以前较少有上市公司不分配利润,但从1
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