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护理常规
(一) 评估及观察要点
⒈评估患者发病原因;
1) 开放性损伤;
2) 闭合性损伤。
,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3. 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4. 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5. 怀疑有腹腔内出血者,动态了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或灌洗术或血管造影等检查。
、肢体活动情况。
:
1)不随意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
2)不注射止痛剂(诊断明确者除外),以免掩盖伤情;
3)禁食、禁灌肠,因腹部损伤病人可能有胃肠道穿孔或肠麻痹,禁食、禁灌肠可避免肠内容物进一步溢出,造成腹腔感染或加重病情。
(二)护理要点
⒈急救时应首先处理危急生命的情况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2)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3) 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4) 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内试验、交叉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2. 心理护理
3. 术后护理:
1) 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2) 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严格记录24h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 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5) 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6) 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
腹部外伤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