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提纲
案例背景
案例拓扑结构
技术需求分析
技术实验报告
总结
案例背景
青山大学最近与几家专科类院校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青山大学成为一家颇有影响的综合类本科院校,学校完成合并工作后,各个校区的网络互联工作提上了日程表。
学校合并涉及到各个校区路由器运行路由协议的整体规划,经过和学校方面沟通,基本上确定以公有的路由协议为主。
案例背景(续)
学校网络中心主任提出以下互联方案
1、全网静态路由,增强路由器之间转发用户数据报文的效率。
2、由于合并初期,网络规模大小不确定,可以暂时用简单的动态路由协议。
3、为了以后网络扩展考虑,想采用扩展性强,区域性强的动态路由协议构建全网。
案例拓扑结构
zhu
dong
F0/0
F0/0
F0/1
F0/1
S21dong
S21xi
东校区
西校区
xi
F0/1
F0/0
/24
/24
/24
/24
R1
R2
R3
技术需求分析
需求1:确定以公有的路由协议为主。
分析1:以公有的路由协议为主,在构建园区网的时候可以选取静态路由协议、RIP及OSPF协议,BGP协议适合于大型的网络,此处不选择。
需求2:全网静态路由,增强路由器之间转发用户数据报文的效率。
分析2 :由于静态路由为手工指定,不存在路由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的交互路由信息,路由器不用维护动态的路由表,提高路由器对用户数据的转发效率,但是手工指定路由信息,同时必须手工维护,增加了网管的工作量,静态路由不适合拥有很多网段信息的网络。
技术需求分析(续)
需求3:合并初期,网络规模大小不确定,可以暂时用简单的动态路由协议。
分析3:由于整个网络规划没有确定,考虑到几个校区结构不复杂,可以采用RIP协议进行互联互通,这样可以避免在合并期路由信息不确定而带来的人工维护成本。但RIP协议本身只适合小型网络,网络直径不能超过16台路由器。另由于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所以建议采用RIPv2来构建网络。
技术需求分析(续)
需求4:为了以后网络扩展考虑,想采用扩展性强,区域性强的动态路由协议构建全网。
分析4:对于园区网的构建,强调了扩展性及区域性,目前主流的园区网协议为OSPF协议,该协议引入了区域的设计理念,并通过特有的算法保证整个网络是无环路的架构,各个分支区域内部发生路由震荡,不会引发全网的路由信息震荡,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同时新加入网络的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所属区域。
第3单元(实 践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