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园林规划 绪论.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园林规划_绪论绪论
课程性质:园林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阶段或修建设计,园林绿地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自然地理等学科,水、电、路、桥工程以及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高度综合的课程,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课程内容和目的:在城市中如何运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园林要素,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因地、因时制宜地选择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提供主要参考书目:
园冶注释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原理期刊:
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园林
外国造园艺术园林
公园规划与建筑图集城市规划
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现代园林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绪论
一、世界园林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后期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绪论
园林规划设计
第一阶段-奴隶社会后期
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为了基本的生存要求,而出现一些种植园(园)、动物园(囿)用来为人们提供一些必要的食物。这是园林的雏形。
绪论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四个特点:
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陶冶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的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都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我国古典园林在这一时期发展达到了顶峰,也具有上述四个特点。
绪论
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
18世纪中叶,蒸汽机和纺织机在英国广泛使用促成了产业革命。许多国家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这一阶段的园林比之上一阶段,在内容和性质上均有所发展、变化:
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上的美观和精神上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社会效益。
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绪论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其内容和性质也发生变化:
1、私人所有的园林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以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的场地扩大,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2、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
3、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成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便成了园林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绪论
我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700多年前就有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自秦汉至明清,兴建了许多皇家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
绪论
西眺景色更葱秀—狮子林景色
绪论

园林规划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i
  • 文件大小19.81 MB
  • 时间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