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科技竞赛活动交流汇报材料
绥宁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成立于2007年,2008年中心场所建成并交付使用,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截止2011年12月,累计接待、培训青少年学生达63000余人。
我中心能在这么短的期间内办出这样的效益,一是县教育局和县科学技术协会等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尤其在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方面,教育局和科学技术协会不仅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证,而且在行政和人员上也给予充分支持;二是有北京昂利德教育科技中心、七巧科普系列活动全国组委会等上级教育科研机构在技术上的大力支持。
2008年场所刚投入运转,我中心就与县科学技术协会、县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就如何开展中小学生校外科普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科学素质达成共识,确定了我中心将来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县地处湘西南边远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经济等诸方面都比较落后,开展青少年学生课外科普活动困难较多。为此,我们决定分三步走:首先,以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学生、家长乐于接受的项目为切入点,突破我县青少年学生校外科普工作的瓶颈。其次,以中心现有设备和师资力量为依托,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然后,
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
根据这个思路,县教育局和县科学技术协会于2010年9月在我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县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会议,邀请我市著名的科普教师伍冬云等为与会的200多名科技辅导员讲课,指导他们如何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科普工作,并正式引进“七巧科普系列”活动。
“七巧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长期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是一项深受全国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益智科技活动。由于这项活动投资少、变化多,与小学教材结合紧密,适合开发小学生智力。2010年9月,我中心从北京昂利德教育科技中心引进这个项目,刚开始推介就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很快推广到全县大部分乡镇,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的素质教育,推广普及智力七巧科普系列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幼小心灵里激发起创造的火花,培养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中心于2010年12月26日举行了全县首届“七巧科普系列”竞赛活动。这次活动是我中心自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全县性大型科技活动。
竞赛分现场擂台赛(基本技能比赛)和主题创意赛(创新比赛)。
现场擂台赛分小学低年级组(小一、小二)、中年级组(小三、小四)、高年级组(小五、小六)三个组别,并按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轮次进行。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拼和作图。根据各年级组人数的多少,按照
“快速、正确”的原则,在初(复)赛选手中选出50%-60%的选手参加下一轮次的竞赛。复赛时被淘汰的选手获得三等奖,胜出的选手参加决赛。决赛时,仍按“快速、正确”的原则,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其余选手为二等奖。
主题创意赛要求学生用智力七巧板的形状,代替语言文字来表达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作品以多幅七巧板拼图为主,图形设计要求紧扣主题,打破思维的界限,有创意,给人以崭新的感受和全新的意境,产生联想。尺寸不符合规定、表达思想不健康、抄袭他人作品或缺板多板的将被淘汰。
参加这次活动的学校共有19所,%。有85名小学生参加现场擂台赛,40名学生获奖
精品文档绥宁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