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歌曲创作背景.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歌曲创作背景
当时,这首不显眼的小诗,被王永泉发现,觉得诗虽平常,然内容还能与自己的创作思路吻合。由于当时汇演在即,时间紧迫,无暇新作,遂将就着对小诗进行了研究,修改了有悖“常识”的地方。使其更适合歌曲的演唱格式及韵调。
即把“胸前红花”改成“风展红旗”。因为例行的打靶归来胸前是不会带红花的,又不是凯旋归来?而“风展红旗”场面就壮观多了。又把“清脆的歌声”改成“愉快的歌声”。
接下来,王永泉又乘兴增补创作了第二段歌词:“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夸咱们枪法属第一。”真乃奇思妙想!这段歌词超凡的想像力和所彰显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绝对是登峰造极了!同时也弥补了第一段歌词的先天不足。第一段的“写实”与第二段的“写意”相得益彰,臻于完美化境。
曲调有如歌词的翅膀,佳词配上妙曲自然展翅飞翔。凭藉王永泉对民族音乐的深厚素养,在汲取了陕北民歌的元素后,经过反复咏唱,水到渠成。《打靶归来》的成曲,送参了全军文艺汇演。在如林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众望所归的获得了“一等奖”!这就是歌曲《打靶归来》的诞生经过! 光阴荏苒,算来四十多年过去了,风雨飘摇,大浪淘沙。多少音乐作品在咆哮的历史长河中淹没了。留给后人几多?而《打靶归来》这首歌曲,恰似一叶轻舟,飘过了动荡的岁月,静静的泊靠在人们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那熟悉的旋律,常常想起,萦绕于心,难以忘怀。

歌曲创作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0-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