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因工程》课程标准.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因工程》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人因工程》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物流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实施。人因工程学是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学涉及到的领域包括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工厂运作、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具制造、服装、生活用品制造等等。因此,人因工程学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程理念
《人因工程》课程以生产和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把系统中的人作为着眼点,围绕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的介绍了人因工程学的有关思想、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思想性,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具备应用人因工程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理念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因工程学具有多科学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人因工程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生物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解剖、生物力学、医学等人体科学是人因工程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工程学科与人因工程关系密切;人因工程学还需要环境科学、社会学、统计学、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方法的讲授,更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建立和培养。
2、充分利用案例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人因工程相关研究及应用论文,及其他教师的实践研究内容整理,提炼出案例。如人机系统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环境设计与改善等。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做成电子课件,上课时各组派代表讲解,大家充分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适时提出有启发性或能够引起积极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发思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实践需求是课程内容选取的基本导向: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从生产和管理系统优化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因工程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突出阐述了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对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作业能力、认知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人的工作优化(高校、安全、健康、舒适)为目标,讨论了与人有关的环境、工具、设备、任务、系统、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问题。利用学生实习环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4、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引导“实践型”学习。人因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及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中所安排的相关实验,可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实验内容的掌握。实验课程中增加课前预习,实验过程讨论和实验后分析总结等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实验,提高实验学习质量。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5、实施“理论基础+认知实践+平时”的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程要求他们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人因工程》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55 KB
  • 时间2017-10-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