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
概念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
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
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咏史怀古诗:作者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出发,表面上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达到自己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一类诗歌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语言:含蓄蕴藉、深沉感慨、豪放浑厚、沉郁顿挫
5)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对比、反衬、抑扬、虚实结合
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临古地:
: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赤壁、新亭、隋堤、汴河、骊山、华清宫、马嵬
、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石头城、台城、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2、物事人非的沧桑;
2、悲叹年华消逝,感慨壮志难酬
3、抒发爱国情怀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评价历史是非,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鉴赏咏史怀古诗步骤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
(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即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人抒发什么感情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4)这种感情或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
讨论?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战争频仍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安史之乱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许身稷契,志在匡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 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总结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咏史怀古诗授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