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胸锁乳突肌肌腱炎
【概述】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病,大多发生于睡眠起身时,常被笼统地诊断为落
枕。其实,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只是落枕中的一种。中医学认为该病是风寒侵袭
肌筋, 颈项强直所致。西医学认为该病是肌腱的无菌性炎症。针刀医学则认
为该病为劳损所致。
该病常于睡眠后发病, 其原因可能是劳损引起肌腱的慢性损伤, 肌腱在不断地
自我修复。自天头部活功频繁,血运良好,代谢较快,睡眠时,因头部停止活动,肌
腱的局部血运较差,代谢减慢,加之睡眠姿势不良,可加重胸锁乳突肌的牵拉损伤,
如果颈部保暖不好,会使肌腱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使肌腱受损部位的坏死细胞、
渗出物不能被排除,形成水肿,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现象上它是新病,实质上它是积累性劳损导致的旧病新发,针刀治疗疗效明显。
【局部解剖】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体及锁骨胸骨端, 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线。一侧收缩使头
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它还有提胸廓、协助深吸气的作用。由副神经、颈从肌支
(C2-C3)支配。
【病因病理】
突然转头或睡姿不良损伤的锁乳突肌, 造成胸锁乳突肌肌腱积累性损伤。肌腱
劳损后, 由于受寒或再次过度牵拉, 造成局部代谢障碍而引起水肿, 代谢物刺
激肌腱可造成肌腱疼痛、肌肉痉挛。
【临床表现】
一般都于睡眠起身后,突然发作,患者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僵硬,勉强转颈会引起
患侧颈部痉挛性疼痛。
【诊断要点】
(1)无明显外伤史, 但经常转颈、突然过度转头、睡眠要势不良和頭部扭转斜
置等劳损史。
(2)转颈受限,颈部僵硬。
(3)被动转颈或后伸颈部可引起胸锁乳突肌肌腱疼痛和胸锁乳突肌
痉挛。
(4)胸锁乳突肌附着处有明显压痛。
【治疗】
依据针刀医学理论, 胸锁乳突肌损伤后, 可引起肌肉起止点及肌肉行进途中的
粘連、瘢痕和挛缩,造成颈部的动态平衡失调,而产生上述临床表现。慢性期急性
发作时,有水肿惨出刺激神经末梢,使上述临床表现加剧。依据上述理论, 胸锁乳
突肌损伤的部位在胸骨体、锁骨胸骨端、乳突及枕骨上項线肌肉的起止点以及
肌腹部。用针刀将其关键点的粘连松解、瘢痕刮除,使颈部的动态平衡得到恢复,
此病就得到治愈。
1,针刀治疗
(1)体位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2)体表定位胸锁乳突肌起止点,肌腹部压痛点。
(3)麻醉 1%利多卡因局部定点麻醉。
(4)针刀松解术
(图6-7)
本文内容节选自张天民、吴绪平主编的《针刀临床治疗学》,本编整理发布。
①第1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起点触压到肌肉起点的压痛点,针刀线与
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60度角刺入,达胸骨肌肉起点处,
调转刀口线90度,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铲剥2-3 刀,范
。出针刀后,针眼处创可贴覆盖。
②第2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锁骨部起点触压到肌肉锁骨头起点的压痛点,刀
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 针刀体与皮肤呈90度刺入. 达胸锁乳突肌
锁骨起点处, 调转刀口线90°, 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
铲剥 2-3刀, 范国不超过
针刀治疗胸锁乳突肌肌腱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