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牵引治疗的护理进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肖璟
摘要:颈椎病已成为现代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它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疗法中最主要且疗效确切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颈椎牵引的不同角度、重量和护理的论述,来达到指导临床治疗与全程系统护理相配合、实践的目的,使护理措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综述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劳损或感受外邪,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 %。在整个脊柱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颈椎病将取代腰腿痛而上升为骨伤科临床的重大疾病[1]。可见,该病已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常见病和多发病。究其危害,它不仅影响颈部神经根、血管、脊髓的形态与功能,而且常常波及到脑血管、心血管、胃肠道等组织器官。
1 牵引机理
目前对颈椎病提倡综合治疗,牵引疗法是其中应用广泛的有效手段之一。牵引可调整和恢复椎体内外平衡,增进颈椎的稳定性;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受到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得以松解;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围缘的压力;解除或减轻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伸张扭曲的椎动脉;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并可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引,改善脑部供血,减轻头颈肩部阳性体征,从而达到治愈或改善颈椎病的目的[2]。
2 牵引应用范围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切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外力牵拉脊柱颈段和相关结构的操作技术。牵引力量可以是持续的或是间歇的;持续颈椎牵引是小剂量长时间使脊柱处于一种被拉长状态的方法,能恢复颈椎结构的支持和稳定,放松颈部肌肉;间歇颈椎牵引通过牵拉—放松的循环使牵引力量发生节律性变化。对于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颈椎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前、后纵韧带病变都适用于颈椎牵引[3]。对于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颈椎骨质有破坏者,颈椎骨折脱位者,拟施行手术者,枕-颈或寰-枢椎不稳者,全身急性炎症或伴有咽喉部各种炎症者以及牵引后有可能加重症状者,如落枕、颈部扭伤、心血管疾患及精神不正常者应慎用或禁用。
3 牵引角度
张正丰[4]等认为椎间孔狭窄时一个动力性疾病颈椎的屈曲或伸展程度愈大期椎间孔面积变化也愈大,并且椎间孔面积与屈伸角度并不呈单纯正比越靠近极度屈伸的位置期椎间孔面
积变化相对减少。李雪迎[5]等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颈椎的细微结构,通过对不同角度、不同力量的牵引过程中颈椎的受力与变形情况进行探讨,认为前屈位的牵引效果最为有效。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病理变化极为多样,生物力学模型总是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差别。
关丽荣[6]等认为根据颈椎x线片不同表现分为三组:A组,x线正位片椎体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侧位片顺列变直;B组,x线正位片间隙轻度变窄,侧位片椎体后缘增生明显,椎间孔变小;C组,侧位x线显示椎体前缘明显骨质增生,根据上述分组确定三种牵引角度。A组需0o位平衡牵引,将椎体周缘动力结构同步同力牵引:B组前屈3Oo,主要松弛椎体后侧方动力结
颈椎病牵引治疗的护理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