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二者在保护生态文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促进农村经济方面有着共同本质,同时又相互促进,存在较强时空耦合性。本文在二者互动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秉承了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思路,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它与乡村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传承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共同诉求,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共同本质分析
(一)保护生态文明是二者发展的共同理念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都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二者在保护生态文明方面有着共同责任与担当。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尊重原生乡村风貌,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特色,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经济、社??、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农村的系统工程。美丽乡村就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和谐美、特色美”。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来换取经济发展,而应注重生态文明的保护。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区发展紧密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摸式。乡村生态旅游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性。乡村生态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其更加强调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性,实现乡村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是二者发展的灵魂
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基,是乡村延续和发展之命脉,没有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村,是空洞的乡村,是缺乏灵魂的乡村。正如所说“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正因如此,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都十分注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保持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避免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失去乡村韵味。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更强调历史文化文脉的传承。乡村生态旅游在开发时非常注重乡村原来风貌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街道、古巷、树木、建筑,这不仅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二者发展的根本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根本立足点,是二者共同目标,共同诉求。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美丽乡村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