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胡福林的“归去来兮”.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胡福林的“归去来兮”
信泰引起的地震颇不寻常。浙江信泰集团是温州眼镜业龙头企业,董事长胡福林9月20日出走美国,他是此轮温州出走的老板中名气最大的,标志着温州“跑路潮”向大企业升级。坊间一度传言,胡福林出走是因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出逃时债务总额达20多亿元。其中8亿为银行贷款,月利息500多万,其余12亿则为民间高利贷,月利息高达2000多万。
“我从信泰还是二三十人的小厂时就开始跟他,我怎么会不知道他?他不是不负责任的老板。”老员工朱宗武语气轻快。“老板告诉大家,他因为资金困难到美国去找朋友帮忙,收几笔账,9月20日飞过去,原本订了10月5日的机票回来,没想到国内说他逃跑了,他在美国愣住了,不敢回来。”无论这番说辞是不是有破绽,员工都愿意相信企业情况没那么坏。

希望

没人料到底子厚实的信泰也会岌岌可危。信泰集团创立于1993年,如今员工有3000多人,,旗下“海豚”是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太阳镜品牌。这几年,集团除了主营眼镜光学产业,在外地还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房地产等。
胡福林“消失”后,温州政府第一时间出手救助企业,当地几家大型眼镜企业在政府斡旋下参与重组,胡福林回国后也立即参与重组谈判。
厂区门口仍有保安把守,闲杂人员不得出入,但工人在门口排队登记入住,很快能搬回宿舍。部分贴着封条的产品已经启封,开始正常发货。胡福林向大家许诺,10月16日生产线复工,一些回老家的工人得到通知赶回来,另一些在别处找到工作的人也在权衡。“配件加工厂也不急着讨钱了,只要企业恢复生产了他们还怕什么?”
这和记者半个月前在温州见到的萧瑟景象完全不同,工人们又看到了希望。
董事长胡福林是9月20日出走的,消息刚传出时,原本几近封闭的厂区每日聚集了几百名讨债者和欠薪工人。徘徊不去,向门口的人们抱怨,有些干脆坐在车里等待,面色凝重。
信泰是2005年最早入驻的37家企业之一,附近横屿路、中央路一带,亨达光学、明明光学、八达光学等几家大型镜企厂房林立,这些企业年产值在
1000万以上,税收超过80万。集群化、规模化生产吸引了不少产业链上游企业扎根,周边几条街上零散的眼镜配件店、加工作坊不计其数。所有人在担心,信泰出事,多米诺骨牌会砸向这一带的整个产业链。
无疑,胡福林的归来具有象征意义,他表示将在政府支持下努力自救,这增强了外界对温州经济转好的信心,但温州中小企业的这场波澜,现在还不是画句号的时候。

归属

朱宗武1990年进厂做采购员,看着信泰从二三十人的小厂到成立自己的光学有限公司,从为国外大商场贴牌生产做起,发展到创立自己的品牌“海豚眼镜”,信泰渐渐成为当地眼镜行业翘楚。据了解,信泰的待遇在制造企业中是不错的,大多数员工住在企业免费提供的单身宿舍,配备了热水器和空调,生产一线员工月薪2000元左右,加班费另算,年末除了年终奖,还有一笔“工龄奖”,干得越久这笔钱越多。
胡福林出走后,工人言谈间还在提“老板人很和气”,“待员工很好”。至今大家都认为,企业陷入困境,不全是老板个人的责任。
福利并不是老工人留恋信泰的全部理由,对他们而言,信泰如果倒了,意味着自己生活了20多年、开枝散叶的“小社会”没了。
这次出事前,信泰员工的生活安稳而规律,类似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工人。他们生活在一

胡福林的“归去来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