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现代地质. .
年月.
南方复杂山地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采集技术分析
李桂林,康家光,冯明刚,王涛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摘要:在受山地和碳酸盐岩裸露双重复杂条件影响的南方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工作,采集的地震数据质量很难达到理想
效果。基于对南方复杂地形山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及勘探技术难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进行
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对比分析:综合应用多种表层调查技术进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建立相对准确的近地表结构
模型和速度模型,求准静校正量,指导井位优选和井深设计。采用动态观测系统,高陡构造成像方面采用长排列大
炮检距,灰岩区采用加密炮观测系统,溶洞裂隙发育地区采用宽线观测系统;针对复杂多变出露多地层岩性,改善
激发接收条件,根据岩性变化优选炮点点位,尽量避开溶洞和厚层纯灰岩区。灰岩区采用双深井组合激发,每道至少
要两串以上检波器面积大组合接收,检波器井下接收比地面接收效果好。采用以上技术方法,对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
处理和分析,地震剖面和单炮记录品质有所改善,地震反射波能量及信噪比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复杂山地;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数据质量;宽线采集;双井组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改回日期:——;责任编辑:孙义梅。
作者简介:李桂林,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年出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从事物探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
: .。
现代地质拄
.
: ; ; ;
;
窝状,溶洞和裂缝普遍发育,喀斯特地貌特征明
引言
显。受构造运动影响,褶皱、破碎严重,产状变
为了寻找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中国石化化大,倾角陡,使得地震波场十分复杂,难以识
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域开别;纵向上表层结构具有厚度多变和速度多变
展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并在川东北复杂山地的的特点,造成激发条件复杂,激发子波不稳定等;
地震勘探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普光井获第四系以坡积物和现代河流沉积为主,厚度较
得重大油气发现为契机,在原有勘探程度的基础大,河床上泥沙较少,多为大块卵石和砾石,钻
上,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井困难且激发效果较差。
开发应用,在川东北重点探区及外围地区投入了南方复杂山地的深部地震地质特征主要表现
大规模高精度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使得新区海为:经受过多期构造运动,岩溶、断裂、破碎
相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油带发育,地震波吸收衰减明显;海相沉积地层
气勘探成果。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发现南层间波阻抗差异小,反射能力弱,反射波组连续
方山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形起伏变化大, 性差,信噪比低;受强烈地质构造运动影响,
交通困难,山高沟深,岭峻坡陡,植被茂密,尤地层褶皱发育,其埋藏深度、倾角变化较大,逆
南方复杂山地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采集技术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