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快五年了。从工作伊始,我就与班主任这个岗位接下了不解之缘。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我充分地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繁重与琐碎。同时,让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这繁重而琐碎的工作磨砺了我的性情,开启了我的智慧,完善了我的人格,充实了我的生命。可以说,我是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
2003年8月,我刚刚大学毕业来学校报到,被安排到初一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初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当时,学校高中部正开始发展,整个初中部处境艰难,全部8个班,初三占4个,初二、初一各两个。当年初中主要采取的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但由于改制学校、改制班出现,择校蔚然成风。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家庭条件稍好一点都选择了其他学校就读,剩下的学生要么家庭条件很差,家庭环境复杂,要么学生成绩太差,家长完全不抱期望。当时,我所任班主任的初一(1)班包括借读生在内的四十余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学生来自低保户和离异家庭。学生年纪小小,却饱受伤害,异常敏感。(初一上半学期,就有两个学生在习作中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现在回想起我当时的处境:一方面是初中新课程改革第一年的课改压力;一方面是基础差,问题多的学生;一方面是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真可谓是“四面楚歌”。
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早对当这个“孩子王”向往已久,我顾不了那么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了我的工作之中。刚开始作时,我完全凭的是直觉和一股子蛮劲。要求学生7:20到班,我会7:00就到,中午就更早,给学生制定了各种条条框框,稍不注意就对学生加以呵斥。我肤浅地把“严师出高徒”的字面意义当作了我的教育理念,渐渐地,我开始感觉到在这种高压之下孩子们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活力与热情,而我也在日甚一日的压力之下疲惫不已。而同时,孩子们的毛病似乎越来越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成长期,自我意识觉醒,对成长的理解就是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不愿意听老师、家长的话,叛心理很强。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范错。老师、家长越是压得紧,他们越是反弹得厉害,把教育错误的当作是管束。在把握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后,我首先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告诉自己要容许学生犯错,即便是在我自己看来显而易见的错误。思想上作了这样的准备后,自己的心态也更加从容。学生出现问题后,我不会再劈头盖脸一阵呵斥,批评他们不该那样,应该这样,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但了解之后,我发现了更多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家庭的贫困、父母的离异、家长的溺爱、网络的诱惑、社会上恃强凌弱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怎么能指责孩子们的心灵不再单出,看来教育真是一个社会问题。
作为老师,我只能给予他们我能力范围内的关爱和温暖,并时刻灌输给他们自强的思想,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平等、共进的班级氛围,还他们纷扰社会之中,一片净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年努力,在初三时我们班因为
班主任工作总结时光飞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