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按活动目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学习人际交往,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第二,学习从社会媒体(报纸、杂志、宣传品、广告、报告、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制品、讲座等)获取用所学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第三,学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在小学阶段任务驱动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感受一种新的语言的韵律,体会它的实用价值,获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乐趣。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已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文中是Task-based-approach,所谓“途径”或通常所说的“路子”,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method)。任务型教学途径目前被很多国家采用。大量的论著和实验资料表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对英语的社会需求和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定位,在总结了我国优秀英语教师的成功经验,汲取了国内外英语教育理论家的研究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教学途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用我国教师们总结出来的话,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
如何为任务型学习活动选择材料?
(1) 口头任务材料
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供口头交际所用的语言材料应取自于学生周围之所见所闻,如口信、广播、诗歌、短剧、新闻发布会、采访、调查、电话咨询、电话留言、天气预报、影剧海报、影剧介绍、旅游指南、交通运行时间表、广播公报、菜谱等等。
(2) 笔头任务材料
供笔头交际的材料可来自报纸、杂志、期刊通讯上的文章,广播电视的文字材料、新闻故事和报道、调查报告、通讯、社论,连环画、便条、日记、购物备忘录、城市地图、布告,产品使用说明、旅游指南、食谱、会议备忘录、谈判的文字稿、来往书信、幻灯录音带的介绍、个人录像带的解说词、漫画的配文等。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是否是一回事?有何异同?
谈起学习策略,很多人就不以为然,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类似于足球中“技术”和“战术”的区别。在足球中,传球、停球、带球、射门等都是技术问题;而什么时候传球、什么时候带球则是战术问题;把球传到左边还是传到右边还是吊到对方禁区里也是战术问题。技术基本不受比赛情况的影响。比如,无论什么情况下,传球都要求准确,停球要求停得稳妥。而战术的使用则取决于赛场情况的需要和变化。比如,左边对方防守队员较多的时候,就应该把球传到右边。
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类似于足球中的战术。
我们以学习中遇
英语新课程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